「大家好,我是林黛羚,叫我阿羚就好了,不用叫我林老師,聽起來感覺像在罵人‧‧‧‧‧‧」幽默的開場白惹得現場哄堂大笑,也緩和了嚴肅的聽講氣氛。
一頭俏麗的短髮和滿臉的笑容是對林黛羚的第一印象,而講座也如她外表給人般的溫暖而風趣。首先提到如何從觀察自然環境,了解風向的吹拂與日昇日落的方向,來規劃房子的格局與窗戶設置,以落實冬暖夏涼、節冷減碳的綠建築,並分享一些動人的小故事。如台北一處巷弄,本來如同荒禿的水泥監獄,因一戶人家的搬入,開始綠美化周遭環境,進而影響鄰居,讓大家同心協力將這條小巷打造成都市裡的世外桃源,讓原本冷漠的彼此,因為一起努力而互相熱絡起來。又或者因為年邁固執的父親,孝順的兒子為了說服他一起住,因此答應父親不在一樓設孝親房、不准架設任何扶把等要求,體貼的將種種安全設施,不著痕跡的融入居家設計當中,顧及長輩的尊嚴也守護著他的安全。還有因懷念兒時記憶,屋主想起以前上廁所都要走過室外的花草小徑,才能到達茅房的有趣經驗,於是將都市中的公寓,改造成有如熱帶雨林般,只為了重溫記憶中鄉下童年的生活樂趣。
林黛羚說:「這些人基本上都不是建築本科出身,正或許是因為沒有包袱,所以才更能以天馬行空的想法,發展出令人為之驚艷的巧思與設計。」一切從『心』開始,當你開始用心去感受環境、體驗生活、關懷他人、品嘗生命中許多轉瞬而過的小細節時,才能將這一個個細節放入冰冷的建築裏,營造出屬於自己獨特而動人的『家』、『社區』或者『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