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耕耘新港

【235期】翻滾吧,基金會!

作者:陳錦煌◎本會董事長

最近,旺盛西南氣流在全台各地帶來超高雨量,據報載仁愛鄉的部落因土石崩塌,奪走數條人命,令人怵目驚心。陣雨中,伯奇邀請我參加金益芳文史工作室籌劃的新港奉天宮開台媽祖「百年心香路影像、文物紀念展」的開幕記者會。
我冒著雨撐傘前往,到達時,大雨正傾盆而下,工作室屋頂的陣雨聲轟隆不停,我要用力喊話,才能讓人聽得清楚。雖然如此,看到伯奇等利用香火袋在台灣島立體模型上釘出25天的香路行程,四周牆壁懸掛行程中紀錄的照片與香條,前方擺著收集自各宮廟混成的香灰爐,還有一路伴隨的kuso版「環保阿嘉」,讓我深深感受新港年輕人的創意。另外,在百年心香路的構想執行,媽祖義工團的籌組運作,「新港導覽解說營」的培訓等,也一再展現出來。6月初基金會史蹟組義工擴大會議中,俊謀提出策劃完整,立意高遠,確實可行的史蹟組人才培訓計劃,讓我眼睛為之一亮。
6月9日,位在農會25號倉庫的新港文化館,「王瑞成及新港國中退休老師的書畫聯展」,讓我看到基金會未來發展的另一面向,是那愈來愈多的退休鄉親。在戰後嬰兒潮紛紛退休之際,台灣已走入老人化社會,基金會除了讓我們的孩子不變壞(但是,小孩子卻愈生愈少),應該未雨綢繆,思考如何陪伴退休鄉親,走出健康樂活老化的路!
如何才能樂活老化?至少有四大面向:即身體、心理、社會、心靈等。一、身體方面要定期健康檢查,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二、凡事向好處想,保持積極正面的心理;三、成為義工,多參加公益性社團,在團隊活動中得到社會認同;四、致力於理想工作的實現,同時追求心靈的解脫與超越。
王瑞成老師於展覽中提出組織退休老師畫會的構想,期望這次聯展不僅這一次,還有第二次、第三次……。看到王老師在夫人大力支持下,老當益壯,氣色紅潤,願意當開路先鋒,鼓勵退休老師學習、創作,這可促進身、心、靈及社會各面向健康的活動,我當然求之不得,願意追隨!
張董事長於任內大力推動的自然米及自然農場,有沒有可能擴大「市民農園」的形式,號召退休鄉親認養,甚至在高鐵一日生活圈及70歲以上車票半價的便利下,也鼓勵旅外鄉親返鄉認養;一方面落葉歸根,尋找心靈契合;另一方面運動身體,增進健康,加上每週看到親手栽種作物漸漸長大,生命力的煥發,是健康心靈的仙丹,也是一種樂活老化的生活方式。
接任董事長已近三個月,我時常思考的問題是:新港社區問題在那裡?基金會有能力解決嗎?
比如說:鐵路公園割草的認養,這是庶務組義工經常性工作,然而由於多位幹部受傷開刀,心有餘力不足,只能回歸公所清潔隊。另外;令人難解的是,台灣小孩子愈生愈少,而新港街面的安親班及補習班卻愈來愈多,許多小孩下課後忙於補習,要他們到基金會看畫展、聽音樂會,可能是一種負擔。但是,為了激發孩子創意,培養文化藝術才能,好還要更好,這部份工作基金會不會停頓。然而,對那些弱勢沒能力上補習班的孩子,正在外面遊蕩,許多誘惑等著他們,基金會是不是更應投注更多心力,我們要做人家不願意做的,那才是像新港這類社區型基金會存在的理由!
謹記下最近思考基金會未來發展的一些想法,也期望您提供意見,供我們共同耕耘新港的參考。翻滾吧!基金會,雖然有不少新港社區問題等待解決,但是,新港年輕人的活力與創意,是我們最大的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