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86年,在鄉親、長輩的捐款贊助下,基金會興建了會館,特地規劃2、3樓為「阮位紀念圖書館」,並在文建會(現今文化部)的「充實鄉鎮展演設施」、「地方文化館」相關計畫補助5樓視聽演講、4樓展覽空間,迄今已使用近15年。
近幾年因圖書借閱率逐年降低,為了提高圖書的借閱並增進空間使用,今年初即開始構想整體空間的改善,期望以顧客導向,盡力在服務讀者上達到人性化、便利性。並在5月間安排資深義工幹部到台中參訪大安圖書館及他里霧繪本館,同時也正在圖書館內進行了讀者問卷調查。
資深義工們參訪後,建議圖書館可在樓梯間的牆面設立展示空間,來吸引讀者;並延長借書期限,還有提供消毒機,讓讀者能自行消毒借閱的書籍;最好能設置0-3歲學齡前空間,擴大讀者範圍。
而問卷調查中發現,讀者們最常到圖書館借還書及閱覽報章雜誌。多數人認為館內的新書更新率低、座位又少,會降低來館意願,而談到圖書館整修後,最希望增設的空間是兒童圖書室與青少年圖書室。
在會館原建築設計黃永洪大師的推薦,安渥An Work游田安先生將協助未來的改善設計,想像會館周邊的環境與閱讀空間的聯結,地下1樓是知識的啟蒙、1樓是田園景像、2樓是樹林、3樓是天空、4樓是大自然……。目前的會館整修規劃如下:庭院增加戶外區可閱讀、休憩、甚至小型表演;地下室為0-3歲學齡前幼兒與主題書區;一樓為書報雜誌、查詢;二樓為青少年圖書室、電腦使用空間;三樓為兒童圖書室;四樓是兼具影片播放、說故事等多功能的展覽室;五樓為視聽演講室;六樓為基金會典藏及檔案資料區。
期待整修後的會館成為真正的「閱讀館」,以「閱讀」及「閱讀延伸的藝術活動」為主題,擴大「阮位紀念圖書館」與展覽功能,呈現閱讀的各種可能,以「學齡前、兒童、青少年、親子」為對象的「各種創作閱讀」,閱讀作家文字創作的魅力;閱讀各方專長者的演講與生命故事;閱讀藝術家在音樂、舞蹈、戲劇、美學作品中表現的喜、怒、哀、樂。圍繞著閱讀文本而發生的各種演講與藝術創作,是滿載活力與創造力的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