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著喜悅興奮的心情參加基金會兩天的深度學習之旅,首先感謝承辦的秘書們歷年來所辦的參訪活動,常常給我滿滿的收穫與感動。因為每次參訪都讓我看見許多人默默守護著我們母親「台灣」家園,不只是為了現在,更是為代代子孫而努力。
第一天我們直達台灣的北端——基隆,首站八斗子潮境公園絕美的海景映入眼簾,涼爽的海風吹拂著,加上溫暖陽光,身心頓時舒爽無比,當地人笑說我們把嘉義的太陽帶來了,讓連月陰雨的基隆出現難得的大晴天。導覽莊小姐說:腳下的土地曾經是垃圾掩埋場,如果像內湖垃圾山那樣搬離,不僅耗時,更是傷財,而且將垃圾移至他處也只會造成鄰避效應(Not-In-My-Back-yard, NIMBY),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如今在海科館睿智規劃下,化腐朽為神奇了,垃圾場成了美麗的公園,海水依舊的藍。
遠處一個個箱子疊齊的建物就是海科館,它的前身就是北火發電廠,館內的鐵柱都留下印記,走入大廳已經是第三樓層,配戴好耳機隨著導覽員走到「海洋文化廳」,此廳是以多元視角呈現台灣島嶼上人民依海維生與海相依的生活見證,例如在「敬水畏海」展區,看到海民信仰中心——媽祖娘娘個展,導覽員知道我們是新港人特地領大夥去看奉天宮贈送的匾額,此時心情頓生親切溫暖。
走到「海洋嘉年華廳」,導覽員說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海洋生態圈被大肆破壞,海洋環境被污染,海裡生物遭遇被過度採捕的浩劫,現今透過海生專家人工復育的方式繁殖,才讓我們有機會一探海底世界的多彩繽紛,超可愛的小花枝、海底總動員的小丑魚、廣受歡迎的魚醫生等等有趣的海洋生物,真是種類繁多目不暇給,還有一個非常特別的透明魚骨展示區,把魚的肌肉組織經酵素處理除掉蛋白質,變成透明狀態,就可以看到魚骨頭的形狀。
值得一提是在「傾聽海洋的嘆息」展區中,看到在海上漂浮的垃圾被海鳥、海龜、大魚等誤食,不禁讓人反思著人們的無知是如何危害海洋生靈。諷刺的是,人們總愛在海邊攫取美麗的風景照,卻對沙灘上隨處可見的垃圾置之不理,長久下來,何以再見得美麗海洋?所以維持美好的海洋環境需要你我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