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庄(菜公厝)為新港鄉福佬客庄最大的聚落,前年透過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系副教授兼客家研究中心主任黃衍明副教授,向客委會申請三百多萬的補助款,以改善本庄之景觀,客委會審查通過,景觀工程以改善江家祖厝之庭園景觀為主,工程設有「江氏淵源」之牌示。得標廠商請筆者代撰江氏淵源送請客委會審查。筆者接到任務,事關歷史,非常慎重的查證江氏的來龍去脈。江姓出自嬴姓,為古帝顓頊的玄孫伯益之後,受封於江陵建立江國。西元前六二三年,江國被楚所滅,江國子孫改以國名為自己的姓氏,便是江姓。筆者在查考伯益的生平事蹟時,偶然發現中國最早的政權是傳賢不傳子,堯帝傳位於舜,舜帝傳位於禹(治水有功),禹帝本欲傳位於伯益,可惜伯益不想為大官,神隱於山林,禹不得已才傳位於其子,從此從中國天下為公,翻轉成為天下為私的家天下(江氏祖先伯益應負最大的責任)。
建立帝制後,皇位成為世襲,傳子不傳賢,子再傳孫,代代相傳,直到被推翻政權換代。皇帝坐擁無限的權力,妻妾眾多(後宮三千佳麗),兒女成群,皇帝在生前先立太子,死後由太子繼承皇位。太子的設立不一定選擇長子或能力強的兒子,一般都選擇最聽話的兒子,較容易掌控,免得死後還會有後顧之憂。這就是強烈的「私心」使然。
三國時代挾天子以令諸侯,被稱為「治事之能臣,亂事之梟雄」的曹操,以自我為中心,在死前說了一段話,他說:「昨日世人看我曹操有錯,今日也看錯,明日仍將看錯,但我就是我,不怕別人看錯。」因而吩咐屬下,為他修建墓塚七十二處,不讓他人知道他葬身何處(害怕死後被開棺鞭屍)。從這裡可以看出他的私心很強,「我就是我」,中國的政治人物充滿了類似的私心,凡事只想到以自己為中心。
中國實施三千多年的帝制,到大清帝國的宣統被推翻為止,中華民國誕生後,經過權利的鬥爭,由蔣介石取得政權,號稱民主,實際是獨裁統治,臨死之前,還是把政權交給小蔣,仍是家天下。小蔣接班後,仍積極培養其兒子準備接班,但因兒子不成器,且時代潮流不許再有家天下而作罷。
現在馬先生任期將屆滿,為了自己能安全下莊,不願追隨陳前總統之後塵成為階下囚。雖然明知自己已經不是黨主席,但仍千方百計的想影響黨的提名,讓其屬意的人選出線,為了自己的「私心」,害得百年老店的泱泱大黨總統候選人還在尋尋覓覓。不但笑掉國人的大牙,馬氏也將成為千秋萬世「私心」最重的典範。(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