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豆腐,真辛苦,半夜起來磨,磨好還要煮,加上些石膏,才能成豆腐。」
每次經過新港代天府旁的巷子,總是會聞到一股香味,隨著香味找到了這戶人家,原來,這就是豆腐香。這家豆腐店開業至今約有八十年的時間,傳承至今已是第四代。老闆說以前家中人手不夠,九歲就開始幫忙家裡賣豆腐,凌晨三、四點準備推著攤子沿路販售,賣完再去上學。也因父親中風,老闆毅然決然的接下了豆腐店。
當我們吃到一塊豆腐,卻不知豆腐製作過程的繁複,一開始先將黃豆泡水,泡約5小時後用機器去磨,磨完加水煮,將渣瀝掉就是我們一般喝的豆漿,豆漿加凝固劑後會凝固成豆花,再壓模固定才成為方正四方體的豆腐。看起來頗為簡單的製作過程,中間卻是需要為時不短的工作時間來製成,晚上六點泡黃豆,十一點開始磨、煮、瀝、凝、壓,每一塊豆腐都是老闆用盡心力去製做,做出來的豆腐也跟一般超市裡的相差許多,拿起老闆家的豆腐仔細一看,有些許的毛細孔,而一般超市裡的卻沒有,差別在哪裡呢?老闆說,豆腐堅持古法製作,而一般超市的豆腐幾乎都是機器製作,直接灌模凝固,所以才平整滑順。老闆家的不加發泡劑及防腐劑,曾經衛生局也來抽查檢驗通過,十分符合現代人追求健康、養生的飲食觀念。
那天在採訪過程中得知,做豆腐時所產生的豆渣,雖然被忽略也沒人知道可以變成美食,但它卻是非常健康、營養的食材,可以防治糖尿病、預防心血管病、通便、含有大量對人體有益鈣質等。只要將豆渣加韭菜、豆芽菜、地瓜粉攪拌後煎出來的豆渣餅,可是以前非常多人在吃的點心呢。根據醫學研究報告,黃豆營養價值超高,有「豆中之王」的美譽,這麼好的東西怎麼可以放過它呢?來一杯濃醇香的豆漿、來一塊香嫩豆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