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青春少年行

【240期】我所認識的「新港百年教會」

作者:文 / 吳俊謀 ◎本會青年義工 圖/徐家瑋 ◎本會青年義工

民國101年10月21日上午十時,我雙手轉動著新港奉天宮四街祖媽的涼傘,走在後街大興路上,突然左側傳出美妙聖樂聲,這時才發現已經來到我的母校「聖光幼稚園」校門口,「新港基督長老教會」聳立雲霄般地在我左方,但已經不是當時所就讀幼稚園的教堂了。
聖光幼稚園是新港基督長老教會附屬的幼稚園,在新港街面上的新港「囝仔」大部分都是在這畢業再就讀小學,讀過教會所屬的幼稚園,教堂一定是所有人的共同記憶點,那時教堂為單棟單層尖形檜木造構藍色建築,屋頂聳立著十字架,入口處還有一個尖拱型式的拱廊,是一座精雕細琢的精緻殿堂,坐落在新港鬧區中。
幼稚園教室就在教堂的東側,與教堂連成為ㄇ字形,中間空地就是所有小朋友的遊樂天堂,「黑白配、老鷹抓小雞、躲貓貓、殭屍拳、123木頭人、警察抓小偷……等」,天天都在這空地上歡樂上演,天真無暇歡笑聲不時圍繞著教堂周圍;每年聖誕節所有人也是在空地上一邊玩樂一邊期待著聖誕老公公從銅鐘旁辦公室不定時背著紅色禮物袋,出來發糖果、發禮物;六月鳳凰花開時,大班小朋友們要上小學前的畢業典禮,牧師在教堂裡送上祝福語與叮嚀的話,頒發畢業證書,歡送大家離開聖光幼稚園。
可惜是,教堂於西元2000年底,教友們基於教堂經歷921及1022兩次大地震後以受損嚴重,使用上有安全堪虞,決議拆除了已有70年近百年歷史的教堂,改建為現今所看到的教堂;說到「新港」第一印象就是「媽祖」、「基金會」,但大家都不知道新港除了有百年的媽祖與媽祖廟以外,也有百年的「基督長老教會」與「近百年的教堂」,但教堂已不在了。
新港基督長老教會西元1894年傳入新港,由籃仔厝漸次傳播擴及板頭厝、黃厝、中洋,再傳到新港街面,20世紀初第一處集會所經建於板頭厝,後遷移籃仔厝、黃厝,最後落腳新港街面(現今所址),西元1930年興建西元2000年所拆除的教堂,新港基督長老教會傳入迄今,在信仰深厚的媽祖大本營「新港」及「時代急變」與「人才外流」的今天,能「歷盡艱辛」且「巍然不動」,百年來與新港媽祖屹立不搖於新港街面上,共同庇佑著樸實好客的新港人。
能買到「兒時記憶」。生活的價值,追求的不是可以賺多少錢,而是對生活的堅持。一個傳統的商店,因為堅持,才能看見富有情感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