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和退休的的好朋友聚會,他們總認為筆者退而不休,生活一樣過得多采多姿,好像沒有憂愁煩惱。問筆者是怎樣做到的,筆者總是告訴他們:「心中有事虛空小,心中無事一床寬。」人如果「一心無累」就會覺得「四季如春」,當然這是指精神層面的。其實在台灣四季分明,夏季酷暑難耐,熱到昏頭昏腦,什麼事也不想做,秋天雖說秋高氣爽,但在台灣,秋老虎的威力也不會讓人好受的。冬天寒流一到,冷風刺骨,終日蟄伏蝸居在家。唯有春天一到,大地回春,萬物甦醒,鳥語花香。筆者總喜歡利用春天外出走動,活動筋骨,強健體魄。
一天晨起,與娘子騎單車在農田小路漫遊,享受朝陽與晨霧的滋潤,在往月眉潭的路上,有路標指向「靜心園」,因為和菜公社區的口袋公園「靜心園」同名,筆者一時興起,就沿著指標去一探究竟。果然如其名,「靜心園」的屋舍與庭院,一塵不染且花木扶疏,是個修身養性的好地方。可能因初春的清晨,天氣還有點涼意,不見有人在活動,不便打擾轉往其他的小路繼續我們的行程。在歸途時,娘子問那個「靜心園」和我們社區裡的「淨心園」(筆者命名)有何不同?筆者說:「靜與淨,音同字不同,意境更不同。『靜心』意境指的可能是心靜自然涼。」語畢,筆者又開玩笑:「有天你的心臟不動了,身軀很快就冰涼了。」
「淨心」意境更高,當初筆者在命名為「淨心園」時,是引用布袋和尚的一首偈語:「手把秧苗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後原來是向前。」淨心就是想求「六根清淨」(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要清淨,重要的在「心淨」。佛陀說,聖人求心不求佛。偈云:「佛在靈山不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故此聖人只求「自淨其心」,不向佛求。有智慧的人調心而不調身,懂得調休自己的「心」,遠比追求身體健康、長命百歲重要。佛教:「心淨一切淨,心染一切染。」耶穌也說:「神的國就在你心裡。」心造天國與地獄,亦即「心淨心善即是天國,心染心惡則為地獄」。《維摩經》說:「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國土淨。」你想要往生淨土,先要清淨自心,心不清淨,淨土不生,心清淨則國土清淨。
敬愛的鄉親,您有空時,歡迎到我們的「淨心園」,加入我們「修心」的行列。每週一三五晚上八點,有太極拳的健身活動;二四六打槌球,共同享受心靈的禪修,淨化您的身心;三年五載後,一定脫胎換骨,化煩惱為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