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掃時間一到,我和昱佑特別認真地工作,因為我們滿心期待今天要走到自然農園體驗「割稻」。(郭明河)
昨天老師說割稻子要帶水、帽子、毛巾,所以我晚上就把東西整理好了。出發前,我戴上草帽,有人笑我是老農夫,有人說我是草帽小子魯夫,但是,隔壁班的老師說我是道地的小農夫,還幫我照一張相。(王偉權)
大家走在路上,每個人臉上都是汗,身體也都濕答答的,看了就知道,還沒割稻,人就先倒!但是到了「自然農園」,每個人臉上都是期待。(陳筑靜)
自然農園的土地是好心人的,裡面種了蔬菜花草,還有池塘和魚!(陳郁茹)
同學都很仔細聽正牌農夫(林伯伯)講解,我一邊聽,一邊看著自然農園的風景,稻田很美麗呢!(郭亭榕)
林伯伯教大家怎麼割,他說:「先拿手套套住手,如果覺得自己不用手套的人,可以不戴手套。接著,用戴手套的那一手握住一把(數株)稻子,再用刀子割下去就可以了。」我將手套戴在右手,拿起刀子,便和依勳一直猛割,成果很豐碩呢!收工的時候,我們覺得手很癢,就衝去洗手,洗完了手便坐下來好好休息,準備再走回學校。(劉珈辛)
老師要我們六年級禮讓三年級的學弟妹,但是看他們割得「零零落落」的樣子,真不習慣喔!接下來,輪到我們上場了。果然,薑還是老的辣,我們這些學長姐,才十幾分鐘,就割了像小山一樣高的稻子,學弟妹看了都目瞪口呆。體驗結束,原本精力充沛的我們也精疲力盡了,也讓我了解到了農夫的辛苦。(陳姿穎)
一開始我們很開心,所以割得很快,後來累了就愈割愈慢。當我回頭一看,才知道已經完成一大片了,我好開心,然後低頭看見自己手都紅了,還很癢呢!(林依勳)
我在田裡看到好多奇特的生物,像是可愛的毛毛蟲、背上有黑白斑點的短腳小蜘蛛,還有很多粉紅色的福壽螺卵。(陳佩君)
我怕毛毛蟲,也怕把毛毛蟲割成兩段,更怕半夜牠們扮鬼來嚇我!(曾佩旋)
腳很痠,又怕鞋子弄髒,毛毛蟲很多,讓人覺得有點兒噁心!(林宛諭)
天啊!眼前有一大片稻田,我們四十人四十分鐘才收成一小部分。現在,我才知道一粒米就需要農夫留下一滴汗水,我終於能體會當農夫的辛苦;而且,今天吃午飯時,打從心底覺得飯好香又好吃!奉勸各位,食物是用很多人的辛苦換來的,不可以浪費呀!(劉佩愉)
早期農夫採用人工方式收割,比起現代農夫的機械收割真是辛苦多了!(張雪文)
「四十分鐘農夫」對我來說算是小case,因為在爸爸的菜田裡,我每次要待一小時以上。當我抓起稻梗的時候,就覺得手臂癢,我不怎麼喜歡這種滋味;不過在我家田裡割草的本領,讓我可以展現在割稻的工作上,我很開心!(郭昱佑)
老師說我像一個大力士,我希望一百年六月可以再來割稻,下次我要當一頭火牛,全力向前割。(張榮東)
感謝媽媽來陪我健行和割稻,如果她沒來,我這個爸爸口中的小象,肯定是無法完成這項壯舉。(林羽慈)
自然農園沒有使用農藥和肥料,很健康也很環保,雖然蟲子很多,我還是覺得今天好好玩哦!(李庭瑜)
張大哥的心聲(古民國小替代役男張嘉麟)
大家都會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但處於當今事事便利的進步社會,有多少人不知道稻米是長怎麼樣?又怎樣才能變成香噴噴的一碗白飯?
隨行割稻體驗的隊伍,我感受到老師們的用心,是要讓小朋友去體驗了解「種什麼因,得什麼果」,白米並不是從天而降的。此次教學我注意到每個小朋友的神情,從紅通通的滿臉汗水到彎腰興奮收割的笑容,我的心裡不由自主的有一股莫名的感動。當小朋友吃到自己親手收割的米飯時,臉上更是充滿著幸福與感動,這不是花大錢可以買到的,也從其中領悟出「有相當的付出才有相當的回報」,辛苦是值得的,也順道教導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
最後要感謝自然農園、新港文教基金會與老師們的用心,讓我們都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