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在夕陽西下時看見這淳樸的村莊,花卉、青菜園伴著農夫們的身影、鳳梨田及綠油油的稻苗襯著笨拙的老牛;田園農莊景緻延伸到一級古蹟—-王得祿墓園;和一所座落在傳統村落小而美的希望學園----安和國小。
走進安和國小,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運動場和遊戲空間,左右兩側有高大的喬木相襯迎賓,小水池終年有各種蓮花在爭奇鬥艷;可以聽到各式蛙鳴、蟬嘶,亦可看見各類鳥兒在樹枝上來回穿梭、各樣昆蟲在校園裡自由的走動,加上校園裡栽植的花朵滾滾動人,學校就像一座希望的花園;和整個社區結合後更像是一座森林小學。
在人口稀少,地處偏遠,大環境改變迅速的社區中,悠悠的古建築訴說著安和國小許多感人的故事:天下閱讀聯盟小學對於閱讀的深耕與推展、持續多年台北文化國小及石牌國中的城鄉交流、體操館的功成身退、圖書館的遷移與規劃、夜間社區排球隊的練習、社區媽媽教室的龍鳳獅、永齡基金會積極介入扶助弱勢孩童的努力、扶緣基金會對於外配子女的關懷、新港文教基金會的圖書及藝術下鄉等;在硬體上致力營造精緻與永續的教學環境,安和是一所努力推展全人教育的學校。
全人教育主要是讓孩童在這個環境育化中,培養學生適應與改善生活環境的歷程,學校在經營上分為四個方向:
建構閱讀優質化的校園
學校於95年加入天下雜誌希望閱讀聯盟小學,及運用愛的書庫,菜脯根文教基金會書箱及新港文教基金會圖書巡迴車等社會資源,拓展學生閱讀層面及進行班級共讀等活動;並參加國語日報讀報計畫,晨讀十分鐘等規劃,努力培養孩童閱讀之能力。
寒暑假期間並邀請中正大學閱讀志工社及高雄市蒲公英閱讀推廣協會至校辦理閱讀營隊活動。
形塑關懷友善的校園
營造一個親師生友善溫馨的校園氣氛,建立各種關懷學生的管道,申請攜手課輔,並善用各項資源:如兒童福利聯盟的經濟補助及社團補助、TVBS文教基金會的學生扶助,永齡基金會的學習輔導及扶緣基金會和新港文教基金會對於學習提供的各項資源。另一方面家長會支持各項學校活動,並邀請教師參加家長會聯誼活動,親師透過各項活動的參與而有良性的互動。
營造永續利用的校園
學校校地狹小,教學與學生活動空間不多,但是本校仍積極營造樸實巧思的自然環境,讓親師生有快樂自然的校園生活。在校園空間規劃與軟硬體建置上,除了修護現有建築物出現的問題外,另外結合環境、社區,加強人與空間、人與環境的互動,讓空間有人味,並營造社區與學校的連結,讓學校成為社區的一部分。
透過生活環保的理念,實踐物質循環使用、資源回收再利用等綠色消費行動,從而建構多樣性的生態環境及營造永續發展的美麗校園。
塑造精緻化的藝術校園
希望透過視覺藝術、聽覺藝術、表演藝術的呈現,進而充實師生內在心靈的活水泉源。配合『一人一樂器,一校一藝團』政策,本校發展直笛教學,布袋戲社團。布袋戲教學,在嚴文林、陳淑芳老師的經營下,學校教學設備日臻完備。曾榮獲南區布袋戲比賽第一名。除此之外,本校以「戀戀文風,庭園遊藝」為主題,發展『鑲嵌工藝』、『校園庭園規劃』、『彩繪活動』、等藝術教學課程。並聘請專家駐校指導,藉由與專業教師的成長對話,分享教學經驗。讓學生能直接和藝術家接觸,學習創作技巧外,更帶領同學們進行真實工藝及景觀案件的討論及實質設計。
後記
在一個偏遠的地方,有一個不繁華的社區,孩子們生活在競爭不大的環境中,他們和田園為伍,他們與自然為伴,天真稚氣的孩子們,只知道老師沒有退縮,老師永遠陪伴著他們,儘管生活中會遇到困境與難題,而我們仍抱持穩健踏實的態度,持續努力,希望在未來的校園中,能發現另一種生命張力的感動,並發展出屬於自己的卓爾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