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青春少年行

【209期】從電影艋舺談起

作者:吳淑媛 ◎新港國中教師、本刊編輯委員

今年春節最夯的一部國片,我想應該是「艋舺」吧!
住在咱南部的田莊人距離艋舺還真是有幾分遙遠,我們的長輩們或許有許多人知道「一府二鹿三艋舺」但是卻不曾去過艋舺;而新生代的年輕人從報章雜誌、網路資訊對台北艋舺可能比較有印象,影片中五光十色,燈紅酒綠、暴力、打殺、色情編織成這一部今年紅透台灣街頭巷尾的電影,嚴謹來看,我們看到了陰灰的角落,實在是如此的不美好。包容來看,就因為社會有如此灰暗的角落,有如此需要關心的地方,等待我們用有情的心來看這多元的社會。

從艋舺解讀年輕人的心
一些專家學者甚至政府官員表白說「艋舺」的內容膚淺,打殺場面太多(一路上從頭打到尾),粗俗的謾罵話語太多(一路上從頭罵到尾),不雅的言行舉止充斥在劇情的每個段落,是一部對年輕人有不良示範的的電影。
一些高校學生衝突互毆的報導陸續傳出,根據記者的描述:這些學生是因為看了『艋舺』電影之後,想學習劇中男主角在黑道中講義氣、重道義、挺朋友。從學生的討論中可以說是「帥氣」、「義氣」十足,從專家學者看來卻是擔心青少年去認同與模仿此不良的行徑。在此影片讓家長傷透腦筋的同時,卻也感動許多年輕人的心。現在我們的孩子要的是什麼?感動的是什麼?

從艋舺看家庭教育
劇中的「蚊子」(趙又廷飾)的高中學生轉學到環境複雜的台北都會,正當在適應新環境時即被學校的黑道混混盯上,而加入角頭幫派。也因為他從小一直和媽媽相依為命,一個沒有父愛的孩子,他渴望有親情但卻得不到;我們可以想見他的孤單、寂寞,還有他對「愛」的渴望。所以他加入幫派就好像走入一個大家庭,有靠山,有溫暖。這時候在茫茫人群中認識到這幫黑道朋友,走上了黑道這條不歸路。我想,或許不是他願意,而是這群朋友願意接受他、關愛他。在「蚊子」身上我看見一個完整家庭的重要,甚至給孩子一個「關愛」環境的重要。
綽號「和尚」(阮經天飾)的老大,自幼就絕頂聰明,朗讀、演說……樣樣比賽都得第一,考試可以為同學寫考卷,但他在爸爸的支持下加入幫派,也因為他的聰明而成為黑道新生代的領導者。「和尚」的優秀並沒有帶他走向亮麗的舞台、光明的人生,就因為家長對教育的不重視,甚至繼承家長「角頭老大」的舊業而無法引導孩子走向正向的道路,就這樣一位聰明的孩子,最後也只能與刀、槍、地盤、角頭過生活。在「和尚」的身上,我也看到家庭教育的重要。家庭,從小到大影響著每個個體,所以家長的想法、價值觀,是深深影響著每個成長中的孩子。身為家長的大人們,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多關心、多溝通、多分享,套句廣告詞:和孩子相處,是一種奢華的幸福。

從「艋舺」看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
如果一所學校中有黑道幫派時,老師是第一線的輔導者。老師能多關愛學生,引導學生去肯定自我存在的價值,甚至想辦法給他一個正向的舞台:例如參與班級活動、愛校服務,甚至當孩子什麼都不能時,什麼都沒興趣時,什麼都做不來時,學校老師仍可給他最起碼的關愛與鼓勵,因為愛和鼓勵是每個人生活很大的動力。如果一個家庭失去溫暖,在不夠完整的家庭環境中,有時候孩子會失落、會自卑,該幫助這個孩子的可能是學校老師、同儕朋友,也有可能是鄰居甚至是孩子居住的社區領導者,許多小小的關心,對一個無助的孩子,是大大的感動,讀者們若能細細體會,您我都將會是某些孩子的貴人。

結語
社會上的確存在這樣灰暗的角落,等待我們去關愛;在家庭方面,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勝過物質享受;在學校方面,引導孩子走在自己的舞台進而自我肯定,這和課業上的分數同等重要;在社會方面,提供孩子展演的舞台,引導孩子學習服務別人,雖然這些我們的文教基金會都有在默默的耕耘,但力量仍是微薄,若能由各村或各社區的領導人來引導孩子,以服務社區作為踏入社會的舞台,相信問題學生將會減少,校園問題亦會降低。一位過氣的角頭回憶昔日的艋舺說:艋舺過去雖然很繁華,油水很多,但也很混亂,治安很差,舊日地盤割據的「艋舺」,轉變成今日風情萬種的「萬華」,龍山寺的古廟、剝皮寮的老街,像現在這樣平靜的生活和社區,反而讓他感到很滿足。如同這位年長角頭的感觸,當家長多關心孩子,當老師多關心學生,當社區長輩多疼惜社區晚輩時,平靜的生活,和樂的社區,這樣的畫面是多麼美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