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下午,當國際媽祖文化節的踩街活動結束時,我和奉天宮何達煌董事長在終點向所有參與者感恩致謝。當我向一位裝扮成可愛的老虎,來自咬仔竹社區的長者說謝謝時,他臉上露出靦腆的微笑,誠懇的回答我說:「我今年八十歲了,有機會來參加這樣的活動,我感覺很幸福」,出自一位鄉親長輩的口中,說出「感覺幸福」的話,讓我感到意外,也深受感動,因為這個時代要「感覺幸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更何況是日漸體衰的高齡長輩。
我想這位長輩的幸福感,應該歸功於咬仔竹社區一群熱心人士如林茂山、何燦淵、楊宗耀、施秀敏等,認真的推動各種活動,長輩已經習慣參與,也享受社區就像一個大家庭的感覺。在新港,有咬仔竹一樣氣氛的村莊正在不斷增加中,像今年的踩街與往年大不同的是社區的參與,除了菜公村咬仔竹外,還有三間村、北崙村、中洋村、大潭村的社區居民來共襄盛舉。在新港這個農村社會,民風淳樸又保守,要讓居民擺脫平時形象,裝扮又快樂的玩耍,實在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從1998年的「新港國際兒童藝術節」,邀請世界有名的美國西雅圖飛夢社區(Fremont,Seattle)共15位藝術家,到新港來舉辦工作坊,教導鄉民如何踩街至今,踩街嘉年華已經進入第十一個年頭了,終於看到越來越多的社區居民扶老攜幼來參加,真是令人開心。
當然,為了提昇踩街歡樂熱鬧的感覺,基金會也不斷的嘗試與努力,今年我們聘請三位駐村藝術家,包括吳義芳先生指導肢體動作、楊美英小姐指導戲劇表演、吳娟小姐指導道具製作、梁采弦老師指導化妝彩繪,他們為三間村、咬仔竹、北崙村、扶緣服務協會、新港誼大專義工,投注了很多心力,也讓此次踩街活動增加了活潑與熱鬧的氣氛。另外,奉天宮威揚團哨角隊及千里眼順風耳、夜巡會官將首、藝術高中十二婆姐及神童團,也增添了些許宗教氣氛,這是此次踩街的另一種特色。
存在台灣人民記憶中最早的遊行經驗,就是國慶日拿著小國旗,排著整齊的隊伍,一面走路,一面高喊「三民主義萬歲」,「中華民國萬歲」,還有「蔣總統萬歲」。後來,也曾在元宵節提燈遊行,但總覺得只是虛應故事的活動而已。1998年飛夢社區的藝術家給新港鄉親帶來全新的遊行經驗,遊行不再只是走路和喊口號而已,每個參與遊行者本身都是演員,他們可以配合音樂、化妝、道具、肢體動作等,把街道當成一個現成的舞台,發揮自己的潛能,盡情的表演,享受歡樂熱鬧的氣氛。而最令人欣慰和高興的莫過於今年聽到我們鄉親長輩在踩街活動中感覺到幸福,期待每年歲末大家一起來踩街,好好享受幸福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