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暖冬的12月,第一屆國際媽祖文化節上場前,新港藝術高中的21位學生,終於克服種種困難;在學校校慶系列活動爭相搶人大作戰下,通過「媽祖舞蹈工作坊」的考驗,完成「神童婆姐陣」的藝陣表演團集訓,正式在媽祖文化節開鑼當天演出。
「天啊,四場青春熱血展演」的澎湃召喚,來自負責學生工作坊各項事務的訓育組長──駱巧梅,一張通知書上的標題。受聘為「十二婆姐陣」的指導老師,和巧梅老師的相處大約有十次。身為退休的教育工作者,很容易感受一位教師的風範特質;我經常從她和學生的互動中,驚嘆這位年輕漂亮才華洋溢的女孩,可以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得那麼好。
巧梅常常為了學生無法如期或準時來上課,而對我抱歉連連,我也常常回報絕對的體諒,而讓她寬心。有一次同學告知:「婆祖嬤被老師留下來算數學。」待拼完功課姍姍來遲,他一臉無奈和歉疚對我笑笑。
「要認真寫功課哦!不然被禁足就不能表演了。」
「好丟臉,怎麼你也知道?」
「不會啊,這種經驗我也有過。」
原定在學校段考後加上一節課,也因其中一班導師不滿意學生成績,而不肯放人,我完全體諒老師的心情。
考完試了,藝高校慶系列活動熱騰騰地展開,就如同國際媽祖文化節。為了「神童婆姐陣」能順利在舞臺上演出,在工作坊結束的五十天後,我們再度展開複習和預演。巧梅老師一見面馬上報告學生動向,有十幾名學生退出,理由還算充足。她娓娓道來,沒有激動、沒有抱怨、彷彿可以站在整體立場觀照所有狀況般,篤定、包容、順隨因緣的圓融態度。
12月10日晚上,我們在媽祖廟前彩排,第一次穿著鳳仙裝,晚上戴著面具在戶外練習,原本就視線不良、位置感不足,簡直是半個盲人。中途有位婆姐匆匆趕到,加入陣式便一陣慌亂,影響左鄰右舍也跟著亂了陣腳,曲終我忍不住說:「是誰一直搞不清楚方向?」隔著面具,我認不出誰是誰。「我才剛到,很緊張啊!」
一陣心虛,自責怎麼可以苛責趕場的孩子!他們已經盡心盡力了…
巧梅把學生帶到奉天宮,確認了一些事,交給我未來即將演出的四場流程表,再把學生移交給另兩位老師後,又回到學校忙。她面面俱到,不慌不忙,接手的老師也細心照料,師生的互動都是亦師亦友,令人感動。
或許大家會認為,教育工作本來就該如此;沒錯,良心工作一樁,愛與榜樣而已。我所以特別想把與藝高的學生和巧梅老師之間的互動點滴心情寫出來,是因為她這張標題為「『媽祖舞蹈工作坊』天啊四場青春熱血展演流程」,當中的用心……
12月12日(六)校慶日 國際媽祖文化節開鑼儀式展演
09:45出發至奉天宮 狂奔到奉天宮門口找工作坊講師
10:15表演完狂奔回藝高參加校慶特別節目大賞「超級變變變」
12月12日(六)校慶日 國際藝術踩街嘉年華
14:30出發至新港公園 狂奔到公園門口找冠澐(基金會負責人)
15:30廟口表演完馬上返回藝高參加閉幕典禮
第三場是隔天鐵路公園的成果展演出,已經沒有趕場現象。流程表背面是第四場,應新港旅北同鄉會會長,耕興企業黃文亮總裁之邀,12月19日在年度會員大會中演出。
巧梅老師在通知書上有段勉勵小語:「我知道最近活動很多,大家都很累!不過……加油!青春,就是要燃燒!看了大家的表演,老師很以你們為榮的!參加工作坊,為的就是在我們的高中增添精彩的回憶,體驗不同的人生過程。媽祖舞蹈工作坊的經驗,相信全台灣的青少年(甚至全世界)只有我們才有這個機會,體驗有別於現代舞的民俗舞蹈,保存快消失的台灣本土文化!我們那麼辛苦的練習,更要把握機會表演,讓眾人看見我們藝高人的專業和魅力!打響藝高名聲!大家一起熱血吧!gogogo!!」
有人認為藝高和社區脫節,在我看來,他們與社區再緊密不過,才短短四年,他們除了整體的融入在地的生活氣脈,更是在校內默默的耕耘,我以一個社區人士參與過他們的校內活動,有過與他們同處的氛圍鼻息相通,對大多數是外地人的師長和學生之學校,我希望給予他們更多的支持!加油!藝高人!我愛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