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所不敢對孩子教的、所不敢對孩子要求的事,由學校來教導人品典範。經由洗腳報親恩活動,我們希望讓學生能感念父母長輩的教養之恩,以具體的行動來表示反哺恩。希望學生學到的知識,能變成技能,變成行動。」這是嚴玉真校長在活動前勉勵大家的話。
97年12月20日是新港國小111週年校慶,一大早,小朋友的椅子已經在操場上排定就序,椅背上掛著藍粉相間的毛巾,椅前放著洗腳水,晨曦中柔和的色彩,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
典禮開始了,孝行典範---林昭元董事長全家也來到會場。一千二百多名學生,六百多位家長,手拉著手走進操場,在頒獎感謝捐資興學者後,千人洗腳報親恩活動正式展開。嚴校長親身示範幫媽媽洗腳,林董事長、林奶奶和長子也就位,由兒孫來幫忙服務,老中青三代齊聚,意義非凡,家長群中也不乏這樣全家齊聚的場面。
活動開始,孩子謙恭地向長輩先行感謝禮,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其他長輩,個個臉上洋溢著笑容,享受著孩子用心的服務。孩子輕捧起長輩的雙腳,小心的解下鞋襪,嘴上念著:「一洗右腳,敬天愛地;二洗左腳,親恩浩蕩;三洗雙腳,平安吉祥」。輕輕的洗,洗去長輩雙腳的疲憊,洗去為守護家庭而長出的厚繭;再擦乾雙腳,穿上鞋襪,態度極其認真。當孩子與長輩兩人擁抱的時刻,彼此的心貼得更近了。有的家長喜悅全寫在臉上,有的家長眼眶泛紅,感動不已。中國人不輕易表露的親情在這擁抱的當下,完全表露,是那麼真誠與可貴!「行孝不能等」的千年古訓,不僅教育了孩子,也教育了在場所有家長與貴賓。
六己的睿芹說:「小時候常會跟爸爸媽媽說我愛你,但是現在比較大了,反而害羞不敢說,藉這個機會我想抱著媽媽說:我愛您!」孩子不是不會或不想,只是需要適時教導與提醒。
校慶前,活動推廣期間,三乙的羿萱在日記上童言童語的寫著:「唉唷!洗腳,好噁心喔!」老師問:「為什麼這麼想?」她回答:「因為我從來沒有幫忙洗過。」老師分享自己媽媽的經驗,媽媽生病臥床不能自己下床走動時,老師不僅幫她洗腳,還幫忙洗身體、頭髮,每天幫她按摩,讓她極少運動的身體能舒服些,這是我們身為人子女該做的事。或許長輩當下不需要我們做些什麼,但是我們心裡要知道,當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需要我們時,我們應該知道隨時都可以為他們服務。
孩子當時懵懵懂懂的點頭,但是在活動的當下,她卻洗得很認真,讓接受洗腳的奶奶窩心地抱著她說:「不僅腳舒服,最主要的是從內心舒服起來。」
我想,此次活動目標已經深烙孩子與家長的心底。
《論語》云:「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與。」這是每天忙於生活的現代人,值得省思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