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新港好味道

【382期】新港人的寶藏早餐店——可欣煎盤粿

作者:鄭穎芳◎本刊編輯委員

在人潮熙攘的菜市場附近,每家小吃店可說是新港的寶藏,經過新港居民的認證還傳承到下一代的店家不在少數,可欣煎盤粿就是其中一間。老闆娘的老家在北港賣香菇肉羹麵,自小在家裡幫忙的緣故,自然也熟稔做生意的技巧。嫁到新港之後萌起了自己做生意的念頭,請爸爸傳授煎盤粿的製作方法,就這樣在兒子還小的時候開始了小生意,從民國83年開業至今,已累積30年的忠實顧客。
品項雖然只是簡單的四合一:菜頭粿、滷小腸、米腸及荷包蛋,但是製作的過程卻不馬虎。老闆娘自信地介紹自家菜頭粿的香氣來源是菜頭跟米一起打成漿,製程約需半天,隔天賣的時候再以自己提煉的豬油將表面煎得焦脆,香氣層層堆疊後,沾上滷小腸的醬汁與糯米漿混合製成的特製醬汁,甜甜鹹鹹,令人唇齒留香。許多在地老饕外帶還會特別指定醬料要另外包裝,除了不想讓醬汁吸進粿裡面之外,更想保留粿入口時的脆感。小腸也需經過一番功夫,仔細處理後再滷才不會有豬腥味。米腸的特別口感需要先炒出撲鼻的米香再灌,外皮的腸衣牢牢地將香氣鎖住,送餐時切成好入口的大小,連採訪當天同行的兩歲小孩都一口接一口。
「原本的煎盤粿是沒有加雞蛋的,但那時大兒子剛升一年級,想讓他多吃一點蛋補充營養,結果客人看到也想要加蛋,從此之後加蛋就變成我們的特色。」老闆娘一邊切客人的外帶一邊與我們分享,當初對兒子的愛無心插柳變成熱門菜單的原因。站在煎檯邊的就是回來接續這份味道的兩位兒子,主掌煎台區的大兒子動作熟稔的拿著市面上買不到的特製彎形煎鏟反覆煎製,二兒子負責晚來就喝不到的鮮甜柴魚湯。一家人在小小的攤位形成堅固的鐵三角,守護家裡的味道外,也撐起這個家。
在訪問的過程中,老闆的手沒停過,客人來來去去,內用的我們也會時不時發現原來認識的朋友也是常客,似乎這三十年來,可欣煎盤粿在新港居民的心目中已經變成不可或缺的早餐店,也是街坊鄰居聯絡感情的據點,新港人的共同早餐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