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為何會叫做「阿貓」,其實跟本名沒有關係,跟養貓也無關。
第一代老闆林金木出生在1921年,曾受過日本教育,學校老師幫他取了一個有趣的日本名字,叫做ねこ,發音成「neko」,跟日文漢字的「貓」是同一個發音,於是「neko」成了林金木的綽號,後來光復了,朋友就改稱台語發音的「阿貓」,小孩子就則稱為「阿貓伯」,後來立招牌時,就以阿貓伯來命名。
戰後,生活清苦,林金木,跟老婆白手起家,民國46年起,就在自家門口賣起粉條冰,地點在新港鄉奉天宮廟前的新民路和古民街交叉口,這裡是新港街面的臨界,古民街以內算是新港市場的延伸,古民街以外,新民路市公車往來新港和民雄必定經過的路,當地人俗稱公車路,剛開始冰店還沒立招牌,一直到民國81年,新民路拓寬,老闆平地起厝,蓋起透天厝,也立了招牌,就以老闆的綽號「阿貓伯」為招牌來設立冰店。
做粉條是件苦差事,必須凌晨三四點就起床以純手工製造,香Q滑嫩的粉條,搭配嚴選的綠豆慢火熬煉,可說是風靡新港的大街小巷。
最早的刨冰口味,就只有主角粉條,再加上綠豆和粉圓,這就是最古早味的口味,如今已經進化到將近十多種配料,包括愛玉、綠豆、Q 圓、仙草、芋圓、鳳梨醬、紅豆、珍珠、粉條、蒟蒻凍、杏仁凍、地瓜圓等,從早上七點半賣到晚上六點半,如今一整天販售下來,可以賣出上百斤的粉條,往往就供不應求了。
嘉義位居北回歸線,夏季炎熱,整年不常下雨,一早就開店,農忙後的新港鄉親,都會來這裡報到,粉條加上綠豆、紅豆、蜜豆等配料,口感綿密且入口即化,透心涼的粉條冰,往往讓人續上第二碗,這是鄉間農餘,最透心涼的午餐享受了。
販售已經半個世紀的阿貓伯粉條大王冰攤,每年只有冬季11 月到3月上旬休息,目前已經轉由第二代兒子媳婦傳承經營,繼續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