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新港世紀回眸

【262期】藏身新港祕境的石敢當─碧風煞(中)

作者:陳素雲 ◎本刊編輯委員

由於林羨在中庄、后庄一帶開墾有大片農地,並在中庄開設糖廍,故其後裔選擇了緊鄰后庄塚的一處私有廍地,將林羨夫婦合葬,墳塋座向為西北朝東南。之所以選擇此地安葬,則是看上它的絕佳風水寶穴。
后庄廍地塚起自小梅(嘉義縣梅山鄉),經大林甘蔗崙(今嘉義縣大林鎮明和里),轉柳仔溝(今溪口鄉柳溝村)過大穿峽脈,在此形成穿越本廳庄(溪口鄉本厝村)、天赦庄(在溪口鄉美南村)、埤仔頭(新港鄉埤子村)的三條小山丘,這三支小山脈在后庄廍地塚交集,形成「三胎鶴膝落脈吉穴」,結穴即是氣脈所在,兩旁有護砂,亦可避風吹水劫,誠如《葬經》所云:「鶴膝蜂腰真吉地」。
且此處又有后庄廟、中庄廟、古民廟的神尊鎮守,有文昌催官、天乙貴人、赤蛇繞印之祥瑞,主後代有文學成就、事業騰達、官居高位之吉兆。
光緒十一年(1885)農曆6月,林羨祖墳修復完成,並在其後方小山廍的至高點,興建一座坐北朝南的「碧風煞」石敢當。碧風煞整體由碑體、碑文、基座所組成。碑體為花崗石,高125公分, 寬28公分, 下有基座新港世紀回眸三層。泉州白石碑上刻「日太微貴星仰峯」,太微星垣象徵貴族及大臣們居住的地方, 寓含有為後代子孫祈福之意。
這座「碧風煞」, 又名「避風煞」, 乃因後庄廍地塚距離北港溪不遠,雖然往昔的港口功能不再,然先民認為東北季風強力吹襲的狂風沙,往往挾帶魑魅魍魎等不潔之物,馭風而行,故豎立「避風煞」以避邪、鎮風、止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