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相信工程

【242期】相信*夢想*關係=力量

作者:本會整理

夢想是一個人超越現況、自我實現的生命藍圖。還記得小學作文簿裡「我的夢想」寫了什麼嗎?而現在,我們是否沿著夢想的途徑,走在屬於自己的實踐之旅呢?
我們都渴望夢想實現,而我們也都知道,多數的夢想在實踐的過程中會有許多小石頭,有時候也會遇見陌生的叉路,經常讓我們手足無措;此刻,一位真心關懷的夥伴,也許只陪我們走一段路,但卻是前進的動力,因為關係,讓我們相信,夢想值得走下去。
一年一度的「懷夢卡」,走進相信工程的教室裡。我們陪孩子討論夢想,討論未來,一起做夢,一起幻想,為的不外乎就是在艱困的大環境中,讓最天真的夢想,成為孩子面對現實最厚實的力量。
邀請您,一起和我們走進教室,走進孩子的夢想,做孩子生命中的貴人……

如果遇見聖誕老公公

吳崇豪 ◎本會輔導員

「老師,我寫的禮物真的會送喔?那不就跟聖誕老公公一樣?」孩子們不斷好奇著懷夢卡上「我想要的禮物」一欄的真實性。
「那我可以寫我要MP3嗎?」另一個孩子問著。
『嗯,的確是個好問題,那我們來討論一下,這世界上真的有聖誕老公公嗎?』
「吼,豪哥你很笨耶!那當然是假的,怎麼可能真的有聖誕老公公。」阿穎這麼說著。
『如果沒有聖誕老公公,那為什麼又有人要無緣無故送你們禮物呢?』
「因為這是懷夢卡,寫了就會有人送!」一位去年接受過懷夢卡協助的孩子這麼說。
『喔?那你去年收到的東西還在嗎?』
「早就用壞了,反正今年再寫就有了啊。」他理所當然地回道。
『我很好奇,你有送過人家禮物嗎?』
「當然有,我有送我朋友生日禮物!」
『你當時送他禮物是因為?』
「因為他是我朋友啊。」
『如果你的禮物被弄壞了,那你會?』
「不會怎樣啊,反正它本來就可能會壞。」
『既然一開始就知道會壞,為什麼還要送呢?你也花了一筆錢不是嗎?』孩子開始沉默,其他的孩子也看著手上的懷夢卡,寫完了夢想,大家在禮物那一欄上似乎陷入沉思。
「老師那我到底可以寫什麼禮物?」阿穎打破沉默問著。
『你送禮物之前會考慮什麼?』
「我有多少錢,然後他喜歡什麼。」
『如果他喜歡的東西你買不起呢?』
「就不送啊,寫個卡片給他就好。」
『所以,你是說如果你要的東西人家送不起,人家也可以寫個卡片給你就好嗎?』
「是可以啦,但是他可以問我還喜歡什麼啊!」
『如果對方沒機會問呢?』
「那我不要讓他買太貴的東西就好了。」
『送了之後那東西可以保留多久?』
「給的東西就是要用啊,我會盡力愛惜就是了。」
『這樣知道要寫什麼了嗎?』
「嗯,差不多懂了……」

這堂課後,我和老師們討論著今天的活動狀況。愛惜和感恩這些觀念,對我們的孩子而言並不是一件能夠深入體會的事情。自己所求的物慾,其實是孩子一個簡單的滿足,只是在陪伴孩子接受別人幫忙的過程中,我們很難期待孩子有深入的感動與體會,能做的,就是陪伴他們在這過程中,慢慢去發掘禮物背後所蘊含的豐富意義。
聖誕老公公,是小時候的夢想,卻不是予取予求的化身。接受,是回饋與感恩的第一堂課。未來,還要繼續努力……

夢想與圓夢

陳穎樂 ◎本會社工員

當101年經濟成長由4.58%一路下修至目前的1.05%,在這個什麼都漲、只有薪水沒漲的寒冬歲末,新港法華慈善會與基金會,持續第17年共同發起『歲末送溫情──懷夢卡』活動,協助新港鄉124位處於經濟弱勢家庭中的孩子們,一起圓夢。
為了將關懷送到真正需要的學童手中,101年12月起,基金會共發出約150份調查函至新港鄉的各國小,經由學校老師的協助、基金會社區工作組義工實地訪視,包含正在推動的「相信工程」學童,共有124位需要懷夢卡的圓夢關懷。
從回收的懷夢卡中,發現單親與隔代家庭比率甚高,個案中許多孩子父母離異,主要照顧者到外地工作,長期無法陪伴在身邊,因此多為祖父母照顧,但祖父母因年事已高、工作能力低並且多半併有慢性疾病或行動困難…等內外在因素,造成孩子的成長環境中取得相關資源更顯困難。基金會藉由嘉義地檢署緩起訴處分金、法華慈善會、嘉義縣扶緣服務協會等資源的結合,今年首次推出加送300元孝親券,學童及家人可持券到扶緣二手商店選購生活用品。
孩子們的願望非常的簡單,如:「我想要一雙鞋子,因為我長大了鞋子穿不下」、「我想要一台腳踏車,才能出去幫奶奶買東西」、「我想要運動服,因為我沒有運動服可以穿」,也有小孩子說「我長大想賺錢,帶媽媽回印尼,帶家人一起出去玩」、「希望長大後能當醫生,幫大家把病治好…」等。許多孩子們唯一的願望「只需要簡單的一個書包、彩色筆…等文具用品」,如此看似簡單的夢想,正是孩子們對生活最基本的期待。
懷夢卡的最大價值就發生在互動過程中。部分的懷夢卡的夢想,不是一蹴可及,而懷夢卡的意義在於運用社會資源的連結,於此一來一往的過程中逐步累積,媒介我們與孩子共同討論、認識「夢想」,增進孩子們表達及成就夢想的機會。
124份禮物於農曆春節前,由基金會社區工作組的義工,親自將社會大眾的愛心帶到每一位小朋友的手中,期望藉由大家的關心與溫暖,與孩子們一起學習感恩、惜福,並能健康、愉快地成長。
衷心地感謝所有參與的認捐者,感謝一起來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