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青銀合創

【330期】百變造型,成為人群中最亮眼的焦點

作者:何佳豫◎駐村藝術家

今年青銀合創計畫中的視覺藝術課程,以各社區關懷據點、樂活站、長照C點、長青活力站等服務志工、照服員、社工等為對象,進行增能培訓,以「共學、共好」為目標,一同為社區注入新的想法與刺激。依社區夥伴的工作經驗所需,提出課程的方向與想法,此次媒合「百變造型─藝術裝扮」的課程,一同為未來回到社區,要帶阿公阿嬤製作表演服裝、踩街裝扮時做好準備。
從2008年參加了夢想社區負責的基隆海洋嘉年華,開始接觸服裝道具的設計與製作,之後與淡水合作了七年的環境藝術節,加上其他不同地方的藝術踩街遊行活動的服裝道具指導,深深覺得「裝扮」對於藝術活動來說真的是相當重要。主要是因為,當人們身上穿戴比較誇張的服飾,或者有別於一般的穿著打扮,總是容易吸引其他人的目光,而參與者身上只要有裝扮,在活動當中就會較有自信心,如果身上的裝扮都是自己做的,與活動的連結性就會更加強烈,更加期待活動時可以把自己的成果展現出來。因此,綜觀世界各地的許多藝術遊行活動,參與的人總是喜歡穿著特異,做些不同的打扮。
感謝新港文教基金會這次的邀約,有幸可以來指導新港社區種子教師們,這次因為時間關係,我所安排的主要內容為頭飾與胸甲的製作,著重於上半身的造型。頭飾(頭冠/ 帽飾)是一個很重要的造型環節,因為當頭上增加裝飾,讓人的高度增加,就會神奇的聚集人們的視線,因此在我以往教學裡,服裝道具的製作當中,一定是會先完成頭飾的部分,參與的大家只要將頭飾完成,往頭上一戴,就會覺得有成就感,對活動的期待值會迅速上升。而胸甲的部份,則是為了延伸造型的整體感,在活動時,即便參與者身上的服裝無法同時製作或統一造型,至少在視覺上的主要區塊可以做到連結,主題性就不會差別太多。
這次製作上的材料,我是以容易取得,不同年紀也都不會太辛苦的方向去安排,以一般書局、文具店就可以買到的紙張和素材為主,上色顏料則是用本身水溶性、無揮發味道、沾到手容易清潔,而乾了之後可以形成防水功能的水泥漆。裝扮道具的製作,主要可分為造型、色調、裝飾三個部份,造型是指要的主題方向,色調是為希望呈現的整體感覺,裝飾則是讓視覺更加華麗,或是更加吸引目光,甚至是修飾瑕疵的一個重要元素。從古至今,不論是那個地方的人,總是容易被晶晶亮亮的東西吸引,所以我在服裝道具的製作方面,也會以最低成本,使用可以閃亮亮的元素,如:亮粉、亮片、珠鍊等,晶亮元素只要加上去,每個人都會覺得自己的作品非常出色,也可以修飾局部的小瑕疵喔!
這次的教學,因為希望能讓這群社區種子教師們可以獲得一些容易使用的小技巧,在課程的最後,安排了「破壞卻增加美感」的剪衣方法,因為在不同活動中都很容易得到的團體T恤,雖然是為了顯示一個活動的團體性,但有時如果做點小改變,不僅可以顯示共通性,卻又可以展現自己的一點小特色,利用剪刀,剪出一點線條、流蘇,甚至剪剪綁綁做出不同造型,可以使公版T 恤變成有特色的造型服裝,對於平常的觀念,拿剪刀亂剪衣服是破壞,我們剪破衣服做有創意的操作,相信參與的大家一定又緊張又興奮。
感謝這次參與課程的社區種子教師們,大家的活潑與熱情(真的超級可愛!),讓這次教學上課都相當歡樂,大家的搞怪與創意,都是非常好的典範,因為需要裝扮的活動,最怕的就是大家一板一眼,羞於展現自身創意,這次每個參與的教師們,都有努力要從我的教學裡做出改變,這是非常好的表現,努力做出創意造型,才能使一個活動更加多元,更加活力,更加繽紛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