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新港交流道

【392期】超高齡社會的因應之道

作者:江澤祥◎扶緣服務協會理事長

首圖

台灣少子化、高齡化人口結構問題沉痾已久,但今年面臨迫在眉睫的危機,據內政部統計,2025年「超高齡社會」即將到來,超過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數已達20%,即每五人中就有一人是老年人口,台灣至2018年步入高齡社會(老年人口超過14%) 轉為超高齡社會,竟只花七年時間。人口老化之速度,堪稱世界之最。
人口老化對社會最大的衝擊是醫療與長照需求快速增加,造成社會福利負擔沉重進而牽動整體產業興衰,對於國內消費內需與勞動供給產生影響,對經濟發展有所桎梏。人口結構的改變,在經濟與金融上亦會造成影響,因勞動人口減少,生產力弱化,產經政策也隨之改變,國際貿易市場產業、消費需求及基礎環境,都將有連串變化。面臨「超高齡社會結構」我們如何因應?如何解決?超高齡化的問題,已刻不容緩。
對於解決超高齡化問題,依個人淺見,認為政府需要努力的方向有下列數項:❶首先要有良好的國民年金制度,讓高齡者有維持基本生活的經濟支柱。❷其次是醫療照顧,台灣已有完善的健保體制,讓被照顧者能獲得良好的醫療照顧。❸對高齡者長期照顧,政府要利用居家長期照顧為主,讓老人家能夠在地老化,與家人一同生活,以社區性在地老化為目標。❹社區與就業參與,鼓勵老年人參與就業或再就業,推動參與社區活動、志工服務等,增進生活滿足感。❺增設友善環境,設置無障礙社區友善設施,促進交通便利,提升老人生活品質。
為服務弱勢族群而成立的嘉義縣扶緣服務協會,在面臨「超高齡」時代的來臨,應傾全力來協助政府,解決超高齡帶來的社會問題,個人以拋磚引玉的心情,提出數項扶緣今後的重點工作目標,就教於各位賢達。
一、如何協助獨居老人,所謂「遠親不如近鄰」,對獨居老人的照顧,我們今後將採用:❶定期探訪了解老人日常需求和健康狀況,在緊急情況下,提供即時幫助。❷舉辦社區活動時,鼓勵獨居老人參與,減少他們孤獨感,增加與人的互動機會。❸日常互助,建立互助小組,互相分享資訊,甚至在購物及醫療需求上互相幫助。
二、放寬免費送餐對象,對實際貧困,但因有不動產而不被政府列入低收入戶的貧戶,得到溫飽的照顧。
三、對扶緣的服務群中,患有重病者的關懷,訪談解悶或協助就醫,對經濟困難者,協助申請慈善單位的急難救助。
四、協助失智老人,鼓勵到「扶緣素園長照站」參與社會處方箋的治療,減輕家庭照顧者的負擔。五、招募更多具熱忱的志工,多舉辦培力訓練,提升服務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