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港不只有開台媽祖廟,現在更多了一座美術館!」但怎麼會有美術館選在新港這個「草地所在」,為了幫所有鄉親解答謎題,頂著透中午大太陽,動身前往宮後街,拜訪坐落在培桂堂正後門的「林國治美術館」。
林虹昱是林國治二女兒,也是林國治藝術教育基金會董事長,代表美術館接待採訪小組。她介紹父親雖是鹿草人,新港卻是父親創作起點,父母先後在古民、新港國小任教,結婚後住家就在東洋照相館後,姊妹們也在新港成長。雖然父親後來轉往市區任教,921也震垮舊家屋頂,但經過家族故舊討論,回到新港設置美術館,應該最能符合父親的「草地風範」。
林國治從就讀鹽水初中就展現藝術天分,在老師鼓勵下就讀台南師專專修美術,自學油畫,風格樸實卻藏有野獸派的狂野,為了刻劃阿里山之美,踏遍塔山無數次,留下「阿里山畫家」稱號。
該館執行長鍾寓建介紹,林國治畫風嚴謹,在畫作裡面經常可以閱讀到「繪畫性、美術性與文學性」。林虹昱更回憶趣事,父親教畫重視實物觀察,她曾經一連好幾個禮拜都在校園抓螳螂,放在手上觀察臨摹,重視螳螂細節如腳、觸鬚的呈現,還會要學生在畫作背面寫日記,他會給予評論關心學生。
林國治的創作理念「生活就是藝術,越平凡的越珍貴。」美人蕉(月桃)是居家植物,雖是平凡景色,它的葉子卻能展現旋轉的生命力,像是個跳舞的女生,也呈現出高低起伏的音樂性,美人蕉畫作裡藏有男與女的曖昧。
林虹昱說父親常講「人生就是一雙筷子,一個碗。」生活簡簡單單,只求在藝術創作裡面豐富生命,所以開館展覽主題就是「人生」。家族捨嘉義市區選在新港設館,除了尊重父親的鄉土理念也是飲水思源。感謝有很多父母親的學生故舊還記得他們,開館後經常來拜訪,這種親切感好似家族從未離開。
林國治美術館內部設計結合阿里山與檜木元素,重金聘請日本匠師施作,工藝精湛充滿巧思, 尤其階梯式書架——供參訪者休憩與閱讀,未來希望能推動偏鄉美學教育,帶著畫具到鄉下,教小朋友畫作,再展覽推廣出去,類似行動藝廊的概念,希望激勵更多學子進入美術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