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採編營特刊

【385期】回憶的家——妙妙學棠

作者:文字組: 郭旻諭( 主筆) 、周馨瑀、李珮瑩 影像組: 莊欣翰、蔡瑞俽、張益銓、鄭百珊 導 師: 林錦秋、張惟智、鄭穎芳

家與夢想的交響曲
喧囂的大興路,「妙妙學棠」宛如一處隱秘的樂園。在角落,以深沉的情感與對美好的生活的熱愛,編織出一曲家與夢想的交響曲。

夢想之初
「妙妙學棠」源於妙妙老師,對家深切的眷戀與生活藝術的無限追求。當年大興路改造時,她決定從自家的門前開始,讓曾經熟悉的街道,重新散發出美的芬芳。2000年,妙妙老師先以自家門牌號碼,將它命名為「27號櫥窗」,為展示生活美學的空間,訴說著對美的理解與對生活的熱愛。學棠裡每一個角落、每一件擺設,無不透露著老師的心血與心靈的共鳴。

以父之名:棠
時間的洗禮,這空間漸漸蘊含更深的內涵。2021年,藉由親人撰文與父親學生的口述,出版《音緣聚會,蔡玉棠先生逝世六十週年紀念》。這不僅是個人夢想的延續,更是一種對家族與家鄉的深沉敬意。妙妙老師深感自己一路走來都在學習父親認真、積極、富有使命感的精神,於是將空間更名為「妙妙學棠」,「棠」字是對自己敬愛的父親致敬。

時光隧道
妙妙學棠的空間安排,如同一首優雅的時光之歌,分屬三個不同年代,構成一條通往過去與現代的時光隧道。每步前行,都是一次歷史與現實的穿越,它承載著記憶的重量與情感的溫度。前面是1994 年加建的,它承載著新港文教基金會、培桂堂、林國治美術館的聯繫;中間的是1976年整建,展示老師收藏的貓,那些不僅是物件,更是與親友之間愛的象徵; 最後是1947 年建的,是妙妙老師的父親蔡玉棠先生實際生活過的空間,是珍藏家族記憶的廂房。

迴響
妙妙老師說:「如果家家戶戶都充滿愛與美,社會哪有問題?」這句話無疑是一種對家庭價值的深切呼喚,也是對世界的期許。妙妙老師將個人情感與家族記憶編織在一起,讓自己的夢想化為現實。透過這個學棠,將家的溫暖與夢想的力量,傳遞給每一位到訪者。
妙妙學棠無疑是一首關於家的歌頌,是夢想與現實的交響曲。它將繼續在時光的流轉中,奏響更多關於家的美麗樂章,為更多人帶來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