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麩,既然名稱裡面有米這個字,表示是由米所做成的,麩則代表著它是粉狀的。五十年歷史的老店,原本是由王爺爺繼承親戚的製作手法,而現在則已經交給他的兒子來製作。從當初在市場販賣到現在的店家,總共換了4台的主機,從訪談過程我們可以感受到老闆對米麩的熱情和堅持!
新鮮又營養 童年的小確幸
先將蓬萊糙米像做爆米香或是爆米花一樣,先把米爆開,之後再磨成粉,在磨成粉的時候,就可以加入糖或是其他的食材,例如﹕薏仁、黃豆、黑豆之類的五穀。至於為什麼要用蓬萊糙米呢?當然是因為它的營養成分比白米還要高,而且香氣更濃。糙米中含有蛋白質、維生素B1、B2、脂肪、還有微量的鈣、磷、鉀、鐵,這些微量元素是身體不可或缺的,而維生素B1可以除去多餘的代謝物,同時減少身體的疲勞,維生素B2可以預防白內障。
米麩的食用方式很簡單,加入熱水,攪一攪就可以吃了,跟我們平常吃麥片、即溶咖啡等很像。那時候通常是給嬰兒吃的,用來代替母乳、牛奶,然而大家的經濟水平提高了,嬰兒就漸漸不再吃米麩了。但這是一些中年人的童年回憶,他們會買來當作點心吃。
給顧客一個安心
一開始,王爺爺只是幫別人代工,當時的人會自己準備想要吃的食材,請王爺爺幫忙製作。但現代人追求的是飲食精緻化,生活總是匆匆忙忙的,我們詢問老闆:「有打算過要把包裝精緻化分裝嗎?」老闆則說:「如果為了要精緻化而花費上百萬的機器,那也就太麻煩了!更何況我們一包才50元呢!」所以到現在,他們仍堅持用手工來完成包裝,因為爺爺認為吃的東西,最講究的就是新鮮營養,大包裝經濟又實惠,如果放在陰涼處,避免老鼠、螞蟻等動物的破壞的話,可以放上20天呢!不過如果是嬰兒要吃的話,盡量不要放超過14天。儘管吃的人慢慢變少,王爺爺依然持續製作,甚至將技術傳給自己的兒子,全程沒有添加防腐劑、香料,而且還必須要忍受40度的高溫,只為了給客人一個安心。
今昔之異 願老店展生機
米麩製作一次的時間只需要15分鐘(大約,得視火力大小而定),不過如果是第一次開火的話,需要有30分鐘的預熱時間,若在夏天,這台機器運作的時候,工作坊的溫度可以達到攝氏40度,就像是在洗三溫暖。而消費對象也從以前的媽媽買來當嬰兒副食品,到現在提供咀嚼功能不佳的老人家補充營養之用。
當初爺爺並不知道以1小時學會的手藝,以後的50年都要在40度C的工作坊裡度過,但小老闆很清楚!因此他願意帶著老婆繼承家業,並經營網路行銷。我們期待讓更多人知道米麩這個東西,讓古早又優質的米麩食品繼續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