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態策展結合新港風土與文化體驗場域
嘉義縣定古蹟「培桂堂─林開泰診療所舊宅」自112年1月4日,開放建物供民眾參觀,至12月31日止,近7 萬人次入園遊訪,為社會大眾提供一個文化體驗的新場域。
今年度更以「風土Terroir」為概念,策劃二場「好農好食」特展。上半年聚焦於「春夏・好農」,下半年則以「秋冬・好食」為題,分享新港四季的在地好滋味。培桂堂「春夏・好農」特展,從3 月20 日起至7月28日,在服務中心展出,以早市菜販的「菜籃仔」作為展示平台,擺放新港在地小農的當季蔬果、根莖類作物與農特產品,呈現菜市場的氛圍,讓參訪民眾,除了了解林家仕紳故事之外,也認識新港在地當季蔬果風味。
靜態展覽以新港在地,使用自然農法或無毒方式耕作的農產品為優先合作對象,如:1/2自然農場、良雲自然農場、昊天自然生態農場、一馨自然農場、華和溫馨農園、白鷺鷥農場,以及具產銷履歷、有機認證的新港農會之農友。更與「1/2 自然農場」的義工共同創作,以自然農法栽種的蔬菜,大陸妹、芫荽等,不使用農藥化肥,保留了最原始、最天然的風味。更提供斗笠、鐮刀、扁擔等農具,呈現農民日常,讓展覽更接地氣。
串連新港青農體現從產地到餐桌
新港友善耕作的理念逐漸普及,越來越多農民投入於永續農業的行列,以生產出安全、優質的農產品。為了讓參與親子們親身體驗並更認識友善耕作,培桂堂與在地小農及店家合作,共同舉辦結合古蹟、文化、藝術、食農的走讀活動,與新港青年返鄉務農的「HoMe 何覓喝我」,嘉大退休教授及國小退休老師夫婦經營的「良雲有雞自然農場」,還有新港青農聯誼會會長、也是種出可以生吃的水果玉米「遇米甜農場」的青農李清源,共同推出三場春夏限定的「我的食農旅行」特別企劃。
過程中,由義工導覽遊訪培桂堂,認識林開泰醫師家族的生活故事,欣賞古蹟之美、一窺從前林家人的生活環境,且同時欣賞蔣勳老師用存放在培桂堂八、九十年的日本障子紙創作的「還至本處」書畫展,接續就會出發前往農場。
4月21日「HoMe 何覓喝我」的蔬菜娃娃臉烘焙,孩子們把原本不愛吃的蕃茄、甜椒,裝飾成娃娃的五官,突然沒有那麼害怕吃蔬菜了。5月18日「良雲有雞自然農場」陳教授帶著大家遊果園、餵雞、採芭樂,數十種長在樹上的水果,小朋友都覺得新奇。也教大家做雞蛋麵線Pizza,第一次嘗試打蛋的小朋友,雖然不小心將蛋殼混進去,最終仍順利完成起鍋,大家吃得津津有味!
6月15日「我的食農旅行」串連的夥伴是李清源會長的「遇米甜農場」,讓親子認識玉米的生長過程,親自下田現採現吃無農藥殘留的雙色水果玉米,讓大家親身體驗「與您相遇在玉米田,進到田間吃到鮮甜」。李會長更為小朋友設計「爆米花」DIY 活動,從玉米顆粒「蹦」成爆米花的過程,充滿驚奇與歡樂,這堂寓教於樂,從產地到餐桌的食農課程,不管大人小孩都玩得不亦樂乎!
生動有趣,一堂學校沒教的課
三場春夏季節限定的食農旅行圓滿落幕,讓來自嘉義縣市的27 對親子家庭走出戶外,來到新港,在培桂堂體驗豐富文化底蘊,走進田間感受食農魅力!如同家長的回饋「是一堂生動有趣,學校沒教的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