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相信工程

【367期】相信,小改變的力量

作者:秘書處

江沛珊◎本會輔導員

你的陪伴,讓孩子感受到,會開始慢慢改變。
在接觸「相信工程」前,因為語文專業與對歷史文化的喜愛,從事了博物館的教育推廣工作,奠定了自身的教學經驗,遇上偏鄉或是特殊教育的孩子,也能得心應手。但「相信工程」對我來說卻是個全新的挑戰。
這學期的課程以多元應用及探索為設計目標,俐吟老師的實用生活技能與美術手作,讓大家學會生活需要的縫紉與珍惜食物的理念,小熊老師的體育探索,不僅僅是運動也讓孩子透過遊戲探索建立團隊合作,桌遊的邏輯學習、言語的練習,更是在課堂中給孩子帶來不少的歡笑,與此同時也學會了溝通、合作、與他人相處。
一個學期結束了,是陪伴也是學習。我知道在「相信工程」中生活輔導重於課業輔導,老師的身教重於言教。在這裡沒有既有的課業進度,而是以老師的個人專業,設計出適合孩子的課程活動,從而體會生命、文化與團隊精神的合作,在這樣的課程中孩子漸漸有了改變。
這學期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原本覺得不敢自己走路回家的孩子,因為一個小小的約定,告訴我他會學著勇敢,而其他孩子知道後,騎著腳踏車的孩子陪他一起走路,我便知道這群孩子學會「可以一起勇敢」了。
 

林宗立◎本會社工員

期末結束,在回顧陪伴的過程中,不管是據點課程活動、還是期末分享,都能看到孩子各方面的成長和活力!
課程方面,除了課業陪伴外,我們安排多元且活潑的元素,其中包括團體輔導課的互動遊戲,利用各種道具來讓彼此深入靠近、互相了解,在面對情緒、人際困擾的問題如何去因應,並透過內省自己來增加對自我的認識。
帶領小朋友訓練體能及戶外活動的小熊老師,不管是驚險刺激的走繩體驗、揮灑汗水的躲避球大賽都深受好評,設計多種課程的美術老師,運用鹽畫、樹葉拓印、黏土還是寫生,透
過畫畫來抒發壓力,讓孩子們都能夠靜下心來,享受寧靜的時刻。
對於學習低落的孩子們來說,英文課對他們並沒多大的吸引力,甚是感到排斥,所以老師很用心地利用遊戲的方式,將英文結合在遊戲中,讓孩子在互動時也能夠開心的學習英文。
當然不能忘了樂團老師的指導,從零基礎開始學習,每學會一首新曲子,便會帶給我們自信心與成就感,甚至在台上演出受到許多人的肯定與讚美。
多元化的課程,透過大家的努力,凝聚大家的向心力,慢慢建立認同感,彼此培養默契、互相合作,完成各種不可能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