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宮後街,大興路的古蹟「培桂堂」一月四日打開了大門,歡迎鄉親訪遊。
建築、庭園、文物,解說,揭示一個新港仕紳家族,從林維朝、林開泰、林金生到林懷民,走過清末、日治、民國、到民主社會的故事與生活的痕跡,美不勝收,令人忘返。
1895年,台灣割讓日本那年,前清秀才林維朝次子林開泰誕生於新港。
1933年,年輕帥氣的開泰醫師搬進奉天宮後,新巷四七一番地 —— 一座融合台灣、日本與西洋建築元素,樸實淡雅的宅第。開泰醫師在前屋看診,家人於後方屋舍生活。
維朝公將新居題為培桂堂,期勉子孫「培基固本貽謀遠,桂子蘭孫衍慶長」,開泰醫師在庭院種植柏樹與桂花樹。
林氏父子都是知名的詩人與書法家。他們瀟灑的書法懸掛在大廳裡,對子孫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新港的博士窩
開泰醫師有十一位子女。新娘房長牆陳列了他們青春美麗的結婚照片。
林家子弟少年時在讀書間自習,成績卓越,成年後在醫學、政治和文化領域都有令人矚目的表現。
其中,長子林金生當選首屆嘉義縣長,歷任內政、交通部長,總統府資政。二子林新澤先後擔任台灣防癆局局長,以及聯合國WHO西太平洋防癆顧問隊隊長。三子林本仁留美返台,創辦了高雄醫學院耳鼻咽喉科。
林家三代四十三位成員,有十五位博士,二十四位碩士,因此新港人把培桂堂暱稱為「博士窩」。陳列室展示林家子弟在不同時代的貢獻。
開泰醫師的情書
1930年,開泰醫師原配吳拖女士逝世,隔年因相親認識住在彰化的吳秀春女士,婚前寫下十三頁長的「情書」。訪客可以在新娘房讀到珍藏近百年的浪漫書簡。
228事件傷患救助中心
開泰醫師在1942年逝世。日本學醫返鄉的二子林新澤接替父親的工作,1947 年228 事件時,在診療所搶救受傷民眾。因為白色恐怖,林家年輕子弟台大畢業後,陸續遠走美國,展開留學、就業、定居的生涯。
林懷民DNA大揭密
主屋前廊是長孫林懷民童年的舞台。林家文化生活奠定了他藝術發展的根基。1973年,他創辦華人第一個現代舞團「雲門舞集」,率團演遍全球,成為國際尊崇的編舞大師。
新港天主教宣教據點
在保守的鄉里,開泰先生娘迎進耶穌會哥倫比亞籍神父和修女,在培桂堂大廳宣教,又低價提供林家在古民街的土地,讓神父建造了新港救世主堂。先生娘房間介紹了林吳秀春女士特立獨行的故事。
綠意盎然的古蹟
高掛榻榻米間的「公爾忘私」橫匾是維朝公的手筆。這個家訓影響子孫深遠,2016年, 嘉義縣政府將「培桂堂」以「林開泰診療所舊宅」之名指定古蹟,林氏家族捐出宅第。在文化部補助下,嘉義縣政府進行整修,2022 年完工,2023年對外開放。
建議您隨園區平面圖標示的展廳號碼,循次參觀。
走出展廳,前院新種的百年桂花樹與高聳的樹蘭,以亮眼的綠意擁抱您。綿延三十公尺的大鄧伯花道引向後院陣陣飄香的星巴克。巨大龍眼樹的綠蔭下,二樓咖啡座可以俯視林宅磚紅屋頂延伸天際。
古厝、綠樹、咖啡香,培桂堂的人文訪遊帶給您沉思與靜好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