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妍彤◎新港誼義工
疫情的影響,日本及台灣青年睽違4年,終於再次見面。籌備活動中,每一次的開會都是珍貴而且充實,早出晚歸有如家常便飯。我擔任板陶窯的解說員,在前幾天的「營前訓」驗收,因為非常緊張,所以都結巴得沒辦法把英文講好。對我而言,英文是我最害怕的科目,要用英文溝通、介紹新港特色簡直是難上加難,每一次的驗收都讓我非常受挫甚至想逃避。
第一次接待不同國籍的朋友,很害怕語言無法溝通,幸好日本青年每一個都好親切,從很害羞只簡單說了「thank you, ok」等單字,到最後,大家也逐漸敞開心房,聊聊更多不一樣的事物。
線上到實體,一個全新的挑戰
鄭哲維◎新港誼義工
第一次參與「台日交流」,對我是一個全新的挑戰。以往線上交流的方式變成實際走訪,有細節與流程,最重要的是如何用語言、行動、圖片來傳達我們新港的文化產業,甚至是透過行動去帶動日本青年的氣氛,讓他們能一起融入這個活動。
起先覺得自己怎麼會接下這個自己完全不懂的活動,況且自己的英文能力也沒有很厲害。在「營前訓」時,學長姐的幫助、鼓勵,讓我覺得:如果當初沒有參與這個活動會很可惜。
接受任務,找回一起打拚的動力
鄭又豪◎新港誼義工
四天的台日交流是一個難忘的回憶與經驗。事前擔心導覽講不好、擔心沒辦法融入他們,但這些事情好像從第三天開始,煩惱全部一掃而空。還記得第一天到新港客廳見面,只能靜靜地看著他們,講著我們不熟悉的語言,到了第三天的街面導覽,大家開始主動聊天,一起做新港飴和麻米老,才讓大家更凝聚,不怕講錯話,就算一個單字一個單字的聊天,也可以聊得很開心。
日本青年都很友善,讓我交到一群新朋友,從他們的眼神上,我看到他們正在享受這趟新港的文化之旅。他們的友善,讓我敞開心房,讓我慶幸自己有參加台日交流的活動。當初,我毅然決然主動接下副召任務,很開心我可以用喜歡日本文化的心情,推動著我完成這一次的活動。
台日交流對我來說意義非凡,我找回了跟大家一起打拼的熱血和動力,四天結束了,每晚檢討會議後,大家齊聚在奉天宮,閉上眼睛,向媽祖祈求隔天的好天氣,希望日本的大家可以在好天氣下,欣賞與感受新港的美。
一次次的調整,培養更有自信的自己
張崇暉◎新港誼義工
感謝基金會給我這麼棒的機會與日本的朋友們交流。從得知要用英文介紹培桂堂時,我感到十分害怕,因為對於英文沒及格過的我,此時像是啞巴要講故事,但活動開始前一週,夥伴們熱心幫我校正第一版的講稿 (講稿內容改了5~6次),並教我發音及介紹培桂堂的故事。畢竟在此次活動前,我連培桂堂都沒進去過,到了導覽培桂堂當天,我能有自信的英文、日文並用,都得感謝我的夥伴們。
從熟悉彼此開始,發現不一樣
洪湘蓁◎新港誼義工
從不熟悉彼此到成為很好的朋友;從不會唸他們的名字到每次見面能叫出他們的名字;從一開始的安安靜靜,到後面的幾天他們主動找我們聊天。忽然什麼事都不一樣了,我們開始會互相分享,即使語言不通亦或是我們彼此講的英文雙方都聽不懂,但到最後,問題都會迎刃而解。過程中讓我覺得最大的不同是:他們吃飯都好優雅。因此在和他們吃飯時,我都不敢有太大的動作。更讓我驚訝的是,我以為香菜的味道他們不喜歡,結果與我同桌的日本青年,居然每個人都敢吃香菜!
夥伴的相伴,一起完成艱難的挑戰
林庭妤◎新港誼義工
在活動中全程使用英語對話,是個艱難的挑戰。其中有一天的行程,是要帶日本人到新港街面,為他們導覽新港的文化景點及地方產業。大家在活動前不斷的練習英文稿,希望能讓日本青年更了解新港,感謝學長姐,整天陪著我們練習,給我們很多好的建議。
最後很開心能夠參加這次活動,讓我交到日本朋友,並實際體驗用英文和外國朋友聊天。我也知道還有許多需要努力的地方,希望往後還有機會能夠再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