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拓展學生國際視野、提升外語溝通能力,落實嘉義縣接軌國際、鏈結全球的國際教育方針,位處偏鄉的復興國小近年來在黃美智校長積極帶領下,不僅獲得110年全縣「愛鄉土」特色課程認證特優殊榮,更致力扎根國際教育,在新港文教基金會的大力媒合下,幸運獲得與日本古川西小學六年級學生進行視訊交流之機會。
古川西小學位於日本中部地區的岐阜縣飛驒市,由於四周被飛驒山脈圍繞,山清水秀的自然風光令人印象深刻,而當地素負盛名的飛驒牛肉更是饕客垂涎三尺的美味食材。
為順利完成復興國小創校54年來首次與日本小學視訊交流的任務,校方早在暑假期間便致力規劃與設計「外交小尖兵」課程。培訓內容有哪些呢?培訓老師黃淑娥指出,培訓不僅注重英文口語表達、肢體動作,還加入簡單日語打招呼、感謝語、再見語等用法,以利提升雙方學生良性互動。再者,為了讓這群外交小尖兵面對陌生的外國學生不會怯場,黃美智校長在開學之初即第一時間申請縣內文光國際英語村外籍老師線上視訊教學計畫,透過澳洲外師史都華(Stuward) 多次英文視訊教學,培養復興學子們敢於開口說英語的穩健台風。
回顧2022年11月18日上午交流情形,首先是台日雙方學生進行英語打招呼,其次是各自介紹在地特色,然後雙方依序轉身背對電視螢幕中的他國師生,共同拍攝饒富趣味的跨國團體照。緊接著由常年榮獲全縣優等佳績的復興口琴隊吹奏日本民謠「蝸牛」、波希米亞民謠「牧場上綠油油」、法國民謠「孤挺花」、奧地利「海頓小夜曲」等多國曲子。當我方學生吹奏完畢,日方頓時響起如雷的掌聲,並有學生代表分享聆聽音樂後的心聲,誠如指揮大師小澤征爾(Seiji Ozawa) 所云:『音樂是沒有國界的語言。』惟令人惋惜的,原本滿心期待輪到日本同學進行的音樂表演,卻因該班導師確診新冠肺炎而被迫取消。
接下來進入動物模仿遊戲和語言交換活動;台日一方學生先模仿動物動作和聲音後,由另一方使用英文進行猜測直至答對,最後雙方學生相互教導彼此國家人民口說該動物的讀音。過程中發生了不少有趣的小插曲,例如有幾位日本學生賣力模仿烏龜,我方學生卻一直以為是老虎,雖使得相隔千里的兩地學生們雞同鴨講、哭笑不得,卻也無形中拉近彼此「心」的距離,達成跨文化溝通的目標。
身為小尖兵的六年級陳珮欣同學回憶:「這是我第一次用英語和日本學生溝通,我超開心的!真的很好玩!希望未來能實體見面!」同為小尖兵的五年級王明煌同學則表示:「日本的學生在螢幕前表現很活潑開朗,和我原先想的不一樣!」
最值得一提的,在這次台日視訊交流的介紹過程中,復興小尖兵們為回應日本過去三年以來無償贈予我國數百萬劑AZ 疫苗的義行,用心製作中、英、日等三種語言的感謝海報,並在視訊當天大聲地對日方師生說出口。此外,復興國小的外交小尖兵們更趁此次交流機會秀出嘉義縣地方特色與美食的海報;宣傳阿里山國家風景區、布袋高跟鞋教堂等家鄉景觀,以及珍珠奶茶、鴨肉羹等在地美食,獲得日方師生一致好評,順利完成接軌國際的任務,為增進「台日友好」的國民外交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