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基金會三十五週年

【354期】近五年工作回顧——美工編輯組

作者:王筱雲、江長益◎本會編輯委員

前言
新港文教基金會熱烈走過30週年,時光荏苒,今年十月,又將屆滿35年,會訊下半年將記錄基金會各組近五年,曾走過的點滴,是記錄,是回顧,亦是省思 。

美工編輯組 為新港寫歷史
美工編輯組除支援基金會活動外,主要任務就是每個月必須讓會訊順利出刊,編輯委員主責是採訪、寫稿、審稿、修稿與校對;尋找新港值得報導的人事物題材,讓讀者更了解新港,知道基金會所為何事,也希望透過會訊傳達基金會核心價值,激盪出創新的思維,讓新港更宜居。

永續大地 開闢好農好食專欄
好農好食專欄,是美編組近5年的最佳獻禮。從2018年1月起,每月用心嚴選新港在地友善、自然或有機環境的小農或店家,進行實地訪查、內容撰寫,並關注讀者反映,目的就是希望為讀者提供健康食材的第一手資料。
專欄開闢至今,常接到讀者詢問相關的資訊,顯示大眾對吃進自己口中的食物,非常重視。
為了讓鄉親朋友更容易購買到這些產品,今年更與新港客廳合作,將以往採訪的優良商家產品在此平台展示販售,給新港鄉親第一手好食材。

深入認識新港 文化採編營啟動
從2018年起,文化採編營納入新進高校義工培訓課程之一,採訪記錄鎖定新港庶民的大小事。暑假期間,美編組員與講師協同帶領青澀的高中生們,深入探索自己的家鄉,記錄新港人生活的日常,讓年輕一輩對家鄉因認識而生愛,因有情而生繫絆。
2018、2019連續兩年的採編營,我們記錄了新港舊市場周邊的店家,這些曾經活在老新港人心中的店家,若不及時記錄,有可能一家家慢慢被消失,人文書局就在我們採訪後不久面臨被拆除的命運,這曾是很多新港人買文具、玩具、參考書、游泳用品等的地方。
2020年採編營採訪對象是傳統特色店家,為人收驚的慈芳壇是受訪對象之一,也揭開鄉親為何要去收驚的神秘面紗。2021年的特色小吃採訪,阿珠麵攤成了網路熱蒐的對象,這些不起眼的生活日常,就是鄉親真正的生活樣貌。

《老鎮新視窗》 催生復興鐵橋再修建
正所謂文章是經國大業、不朽盛事,復興鐵橋修建工程見證我們戮力筆耕的成果。從早期每月專題——搶救北港溪鐵橋的呼籲,到得以被指定為歷史建築而保留下來,再到鐵路公園20週年專書《老鎮新視窗》的出版,對復興鐵橋能重整的殷切期盼,嘉義縣政府與立委們奔走下,如今中央已撥款啟動其改善工程,預計最快明年底修建完成,這是給予我們最大的肯定,相信新港與北港相通之日不遠矣,而活化五分仔車之路更往前邁進一大步。

感謝與展望
冀望未來能更深入地方,培養關懷鄉情人才,栽培地方學子對家鄉的觀察與感動,並用文字抒發情感;好農好食兼具拓展版圖與歷年採訪的優良農家食品再創,豐富讀者的健康餐盤。
用文字讓新港更好是美編組的使命,亦是為會訊延續躍動的生命力,歡迎大家一起加入美編組,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