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相信工程

【318期】種子與我們的啟程

作者:蔡芷頤 ◎本會相信工程輔導員

生長在資源豐富的地方,是幸福;若能在有限的土地上盡情揮灑,是知足。
新學期的開始,基金會注入多元的課程,搭配農藝老師的安排,將帶領我們探索種植的奇幻世界。相信工程在中洋據點很幸運地擁有一小塊空間種植,讓輔導員與小朋友們能一同看見植物從無到有的變化。
一塊長滿了雜草的土地,必須重新整理。首先,學生們與老師把長滿草的土地清空,第一個步驟就已耗費了大夥們一段時間,農藝老師將玉米、青江菜、菜豆個別劃分好種植的位置,這也就是我們這學期農藝課的作業簿,而孩子們灑下的種子是備受期待的旅程。
第一堂課讓小朋友們認識玉米,玉米的生長時期中,水份及養份的供應相當重要,中洋據點的第一個種植的作物也就此誕生。在播種約一個月後,除了課堂中給自己的玉米補給水分外,假日期間幾位小朋友們主動再來悉心照料,可想而知地,玉米的成長速度令孩子們臉上更加充滿著期盼。四月份的連日氣流影響下,大家一起學習如何扶正被風吹得些微傾斜的玉米,便開始為伏倒的玉米翻動土壤,使土壤透氣性增加,並將翻起的土,覆蓋在玉米基部,以防止再次伏倒。
玉米為雌雄同株的作物,雄穗在玉米頂部,雌穗在玉米節間處,若成功授粉就會發育成玉米,沒有授粉的則是我們平常吃的玉米筍。
隨著一株株的玉米播種、長大,下一個迎接同學們的任務是──青江菜與菜豆。
青江菜的種子小小一顆一顆,老師請大家均勻撒在土壤表層,播種後,農藝老師教我們一個小撇步,將之前割除曬乾的雜草鋪在田埔上,不僅重複利用剷除的草,一方面可以保持土壤水分,也能抑制雜草。因菜豆的生長需向上繞行,必須搭棚架,讓作物能在成長中依靠著竿子,越長越茁壯。在移植菜豆苗時,有一兩片潛葉蠅繞行之痕跡,其幼蟲亦可在海綿組織層中取食,取食隧道初無色,隨後轉白色,隧道兩側交互留有明顯之黑色排泄物,老師告訴大家,可以將有潛葉蟲的葉片摘除,避免惡化。
或許小小的蔬菜、植物對我們來說稀鬆平常,而我們卻不曾試著去了解一個小生命的茁壯。一顆種子握在小小的手裡,播種下去的那一刻,伴隨著我們的笑聲,一起「相信」播種下去的植物,會與我們一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