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書活講堂

【355期】《我的渣男與逆女》教養苦海浮沉記

作者:李淑萍◎圖書組副組長

《我的渣男與逆女》書名是昭儀老師一家人討論出來的,萬人迷的羅小弟是個滿嘴甜言蜜語的陽光暖男;羅小姐則是酷酷地擺一張臭臉,活得像個有個性的模特兒,像極渣男與逆女。
孩子是爸媽的心頭寶貝,怎麼會有人稱自己的孩子是渣男與逆女呢?看到聳動的書名,心想著這是個怎樣的家庭?孩子有這麼渣嗎?有這麼叛逆嗎?身兼三寶媽與幼教老師的我,整天與一群有時像天使、有時像惡魔的孩子相處,什麼狀況沒有遇過,心動地想去窺探老師口中渣男逆女的樣子。今年疫情再度席捲而來,孩子從實體上課回歸線上上課,相信這時候有許多家庭的親子教養跟親子關係也正上演著緊張刺激的畫面,而老師是如何面對並處理這樣的親子關係呢?
從視訊中對老師的印象,是頂著一頭橘色頭髮的時髦媽媽,看起來比孩子更叛逆;老師演講中的孩子是「天書」,在閱讀這本天書前,要先打開爸媽的「天眼」,不斷地展開人生新篇章:Delete、Reset、重開機;兩個孩子雖然來自同爸媽生的家庭,模樣與個性卻是南轅北轍,面對孩子不同性格與個性時,該怎麼辦?老師的分享就是:幫孩子建立「自信心」,孩子一旦有了自信心就可以展現自我,而自信心也是孩子能帶著走的能力;再來要信任孩子,相信孩子可以為自己的人生做最好的註解,讓孩子自己去發展,讓孩子知道家的力量與支持,讓孩子不孤單,並以喜歡的姿態與節奏長成自己喜歡的樣子,父母只要陪伴孩子跟著孩子一起面對人生的成長。
面對教改喊著「素養」的養成,閱讀的培養跟生活中的學習也變得重要,跟著孩子一起學習,不限制書本、文本,從生活中學習,親自走進大自然,學習教科書以外的知識,老師讓我最驚豔的事是會請先生朗讀報章新聞,陪同孩子對議題進行分析討論到讓孩子寫作練習,當下時事是日後常識的累積,累積的是價值觀與分析,更以行動讓孩子參與社會時事,讓孩子知道表達自己想法與意見。不是只有媽媽在教導孩子,爸爸也有參與其中喔!
「教養」是我們身為爸媽不斷探討的議題,就像老師講的,我們都是從當媽媽之後才開始學習當媽媽,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不能如法炮製,唯有悉心呵護與用心對待,才能與孩子一起成長,早日脫離教養的苦海,所以「教養」是沒有標準答案,身為爸媽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在不斷地嘗試與碰撞中,陪著孩子一起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