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降特種咖啡兵
林裕森,77年生的新港囝仔,財經系畢業,即入伍陸軍傳令兵,在長官的隨口指派下,迫降沖煮咖啡,接待賓客或長官。對沖煮咖啡完全陌生的他,想起家裡有虹吸式的煮咖啡器具,馬上打電話向媽媽討教,就這樣,成為單位上的斜槓咖啡師,沖出自信與職人心。當長官和同袍為了接待高階軍官的蒞臨而忙碌地坐立難安,他仍從容專注於他的咖啡事,不慌不亂。
找回屬於自己的路
年輕氣盛,只做想做的事,想到不能繼續做自己,索性離家北漂。負氣的2013年,熱血青春該有的勇闖與方剛,不斷助燃追尋咖啡夢的靈魂,去擁抱異鄉,試圖圓自己的人生夢。起初,也嘗試許多職務,比起待在公司的體制下工作,裕森更喜歡獨當一面,開創屬於自己的商品。每至低谷,慶幸總有人拉自己一把,與人之間就懂得珍惜情分,磨難讓自己愈是努力上進,也沉澱自己,困頓中始終思索著,如何讓咖啡夢實現!後來在知名咖啡店任職,學習餐飲管理與奶泡拉花等技藝,並順利通過企業內部證照考試,想著想著自己創業的路就在眼前了。
不放棄就是不放棄
2017年,獨自在台中創立裕森咖啡。裕森說:「做生意很難,堅持做自己更難」,他拿起名片敘述,圖中是在台中的自畫像,因為忙碌而枯瘦的體態,他要自己牢牢記住,最困頓的時刻,恆持的那份心念,就是不放棄,也只剩下不放棄。日夜繁忙,讓身體過度勞累而亮起紅燈,伴隨年齡的增長,父母逐漸老邁,人在他鄉心在故鄉,於是2021年決定回新港,與家人彼此照應。
回嘉擴展咖啡版圖——隨裕而森
灰色叢林裡的猛獸,沒有吞食了他的赤真性情,過往浪子之心反而愈加柔軟和自省,面對現代人不斷強調的抗壓性,卻鮮少有人在意釋放壓力。他繪製烘豆室的設計圖,營造可以放空、獨處的離塵角落,彷彿私闖民宅般的秘境,田中央任意停車場,玻璃窗外超廣角的農田,視野遠闊,內部陳設工業鄉村設計風,溫濕恆控的藏豆室,厚實的松木桌,2021年4月,裕森咖啡完工,正式營運,也希望增加在地鄉親加入創業或者就業的機會。
可遇不可求的甜點療癒師
保有健身習慣的裕森,在嘉義市健身房偶遇蔡昇邑,談起自己返鄉籌備咖啡店,職業是諮商心理師的昇邑提及自己會製作蛋糕點心,兩人逐漸熱絡。疫情升溫後,健身房也暫停營業,就偕伴繞著咖啡坊的田間路跑,無話不談。就這樣,昇邑斜槓為店裡的甜點烘焙師,求質不追量,供應有限。原料就是麵粉、雞蛋、糖和鮮奶油等,不添加香料,現打鮮奶油、現切草莓妝點擺盤,單純而認真,豐富咖啡飲品的飽足感。
烘豆是魔術也是多元藝術
咖啡豆對裕森而言就是藝術創作的基本素材,想法、過程往往超乎想像,烘豆師是魔術師,梅納、焦糖反應,一連串的化學變化,自己決定烘焙曲線,也是藝術家。裕森對烘豆教學充滿熱誠,從咖啡樹種認知、原豆特質、品飲技巧的感官訓練、沖煮系統的變化、水質和耗材、分秒的算計、咖啡粉重量,乍聽下複雜講究,其實每個人都能烘出屬於自我獨特的調性,不必依樣畫葫,他也不喜歡直接給品飲者風味引導,而是開發飲用者的味蕾,答案自己找。
上烘豆學院趣
顧客回流,已經不是單純的主客關係,而是老友小聚。不少過去在外縣市的愛豆者,追豆追到了新港,帶走咖啡豆或者到店喝杯咖啡,才算解癮。手沖咖啡任意挑豆款,都是國際精品豆,特調的卡布奇諾很不一樣,主恩牧場的鮮奶和自家豆特別融洽,青森美式清爽活潑,可麗露直接手拿大口咬,最有層次。
不同於酒精的亢奮豪邁,也沒有品茶的拘謹靜定,黑金潮流似乎強調獨立自由的個體特性,尋找自己存在的價值。點杯咖啡釋放自己,感受角落裡的低調美好,帶走豆或上課,裕森歡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