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點亮新港」,延續去年的「生命之樹」構想,利用手工染布製作燈罩。適逢鐵路公園20週年,就來玩點特別的。募集了200位鄉親,製作200盞燈。只是沒想到,這次給我那麼大的挑戰,教學對象的年齡從5歲到103歲,範圍實在是太廣了!
第一階段課程除了事前的裁布、去漿、調顏料外,必須讓每個人完成自己的手染布。第二階段課程,則是須將手染布車縫起來,將兩邊開口縫在鐵圈上,形成立體結構。一樣的課程內容,但面對不同年齡層的教學,方法必須有所不同,要能夠維持一定效果,真的讓我每天都在燒腦。如何讓小小孩與年長者,可以成功染布而不會有挫敗感。如何讓他們成功縫紉布料,讓燈罩可以耐得住三個月戶外的風吹雨打。所幸以往的教學經驗與各單位相關人員的配合,讓我得以順利完成這次的挑戰。
這次與新港的兩所幼兒園、一所國小、兩個義工團隊與兩個社區協會,共七個單位的合作。大家的配合度都很高且參與很熱忱,手染布的呈現是五花八門、繽紛多彩,每個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當後續我完成花燈安裝時,感動萬分,感覺這200個燈,代表著眾多新港人一起守護著鐵路公園,守護著獨一無二的新港。
蔡瑾治◎安琪兒幼兒園園長
這次參與「點亮新港」燈籠製作活動,小朋友們都帶著雀躍的心。聽從老師的指導和義工們的協助,第一次體驗從綁布到染布。因力道不足,總需要老師們從旁協助,才能將綁的動作完成。再來是加染劑,鮮豔的顏色慢慢滲透到布裡,就聽到小朋友此起彼落地「哇!」的聲音。第二次製作時,小朋友看到半成品一打開像嬌豔的花朵,就迫不及待要動手做燈籠。老師很貼心的將針線都穿好,照著指示「縫」,將針穿過洞,拉起來。看似簡單的動作,對大班孩子來說也是一大挑戰。就在一陣一陣求救的聲音中,作品陸續完成,還真有燈籠的模樣。期待裝置點上燈後,能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陳雅如◎震旦幼兒園導師
孩子一開始拿到布,覺得「怎麼可能會變成一塊色彩繽紛的布?」經過老師的示範、講解後,孩子紛紛對自己的布展開了一連串行動,布要利用橡皮筋綁起來呢?還是把布抓皺皺的外型呢?顏料色彩要如何配色呢?創作中,不僅增進孩子們合作、溝通的能力,也培養孩子的美感與藝術創作。
蔡孟芬◎震旦幼兒園導師
玫瑰班的孩子們對於這次的工作坊,是認真和興奮的。這學期的主題課程,也是進行把「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任務。想到染布完成的燈籠,可以掛在鐵路公園的樹上,美麗的色彩可以裝扮綠綠的草地。在夜晚,彩色的燈光可以讓每一個路過的人,停下腳步觀賞這一片繽紛世界,好幸福喔!
文章整理: 洪暉婷◎古民國小老師
這是孩子們第一次自己動手染布、縫紉。儘管小小的手,要把整塊布抓在一起有些難度,但他們依然認真完成老師交代的每一個步驟。首先將布紮緊,然後開始染色。各色顏料恣意地揮灑,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接著縫紉時,小手力氣不夠,經指導後,都能抓到技巧,最後將燈籠扎實的縫在鐵絲上。從一開始的手忙腳亂,到最後完成絢爛的燈籠,孩子們的成就感寫在臉上。
苙仰:這是我第一次把布抓皺,加上好多顏料後,再將染布縫在鐵絲上。雖然一開始我不太會縫,後來照著老師教我的方法,我一針一針慢慢縫,做燈籠真的好好玩。
家祺:我將染布縫在鐵絲上做成一個燈籠,燈籠的顏色好漂亮,等它掛在鐵路公園時,我一定要帶全家人一起去看。
葳榛:一開始我不太會抓布,但老師教我技巧後,就成功地把布抓成一個長方形,然後用橡皮筋將形狀固定,加上顏料後攤開,哇!顏色好漂亮啊!
文章整理: 盧湘芸◎福龍協會中洋照服員
徐李美仁:之前基金會曾帶我們來鐵路公園聽演唱會,這次還邀請老師教我們做燈,又帶我們去看我們做的燈跟去文化館看93歲阿嬤的作品。
何葉錦:我常常來新港,但是從來沒到文化館看展覽,活了80多年第一次看畫展。也是第一次製作燈,展示出來給大家看。
陳東義:我真的很高興,這是我第一次自己染布、縫紉製作自己的花燈,真有趣。
何海頂:看著自己做的花燈吊在鐵路公園,給大家看,真的很高興。
何凃淑芬:這是我第一次做花燈,我還跟我孫子說:「阿嬤做的花燈在鐵路公園展覽,要記得去看哦」。
張惟智◎本會編輯委員
這次的工作坊,我們家兩大三小全員出動。除了要學如何染布外,還要將染好的布加上骨架及燈泡,變成燈籠,並掛在鐵路公園上展出,成為鐵路公園20 週年活動的一部份。
第一次上課,阿豫老師先介紹裁好的棉布、染料及染布器具。接著是摺布,老師介紹幾種摺法,有直的、圓的、螺旋的等等,它關係著成品的圖案。要抓皺、整布對折,再用橡皮筋綁緊,就跟摺紙或捏紙一樣。因是第一次做,我跟孩子們試了兩種摺法。接著是加染料,它關係著色彩和圖案的搭配。孩子們將好幾罐鮮艷的顏料,依老師提醒的方式,逐一加在已綁好的摺布上。起先孩子們還都小心翼翼的,但到後來就如塗鴉一般地盡情揮灑,玩得不亦樂乎。雖然有預先穿上圍兜,但身上還是沾染了顏料。最後,攤開染布時,大家就像拆禮物一般,既期待又驚奇,成果比想像的還棒。等布曬乾後,下次上課就能把它做成燈籠了。因為有趣且有成就感,我跟孩子們還幫基金會染兩塊三尺長的布。因布匹大好幾倍,成品更漂亮。課後,全家還開心地和這些染好的布一起拍了好幾張照片。
第二次上課,老師教我們將上回染好的布,縫接起來。利用鐵絲當骨架,再將染布跟骨架結合,利用針線縫合起來。因拿針線縫,對小小孩有些危險,阿豫老師還特地準備了塑膠安全針,讓他們安心體驗縫合的動作,真貼心。雖縫燈籠有難度,但因看到老師事先完成的成品,孩子們還是試著做看看。在全家大小通力合作下,完成了兩盞燈籠。寫下名牌後,讓老師裝上燈,即可拿到會場裡布置。一家人期待在點燈儀式後,到鐵路公園裡找尋我們的作品,看看它們真正點亮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