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書活講堂

【329期】創造家鄉的風土經濟學

作者:李美賢◎本會義工

此次書活講堂特別邀請到,在地方創生、風土節氣、社區組織運作等議題,具有相當豐富經驗的洪震宇老師,分享他這幾年如何成功帶領地方,活化當地的風土資產,從而創造出永續經濟的方法。
演講當天,吸引將近50名聽眾,除了有新港在地青年,也有特地遠從外縣市來的地方創業者,洪震宇老師的魅力果真強大。老師一開始利用三個維度(時間、空間、人間)來解釋風土,大多數人皆不清楚自己擁有多少風土資源?這時我們可以使用三維度來釐清自身的風土優勢,由時間造成的歷史推移與節氣,結合當地的地理條件、生態環境,並以體驗或實際走訪的方式傳遞當地人的生活型態及故事,這便能成為外地旅人特別的收藏。
震宇老師也舉了相當多的例子,如:甲仙、美濃……引導大家風土該如何設計?除了要有「旅人的思維」,透過時刻的觀察與提問,在平凡中發現驚奇;並培養「編劇的洞察」,了解人與人、人與物、人與環境間的關係,並找出亮點,重新串聯亮點,使感覺延續;最後則是「導演的實踐」,同時也是最重要的說故事者,必須兼顧細節與大局,對內、對外都需要親力親為的指導溝通,成為專業的帶路人。
講座結束後,我也開始思考自己該如何幫助基金會,再為新港做些什麼?發展屬於新港的風土經濟價值,並永續地經營下去,社區創造遠比社區營造困難,但也相對重要,該如何將經驗變成故事,賦予故事意義,創造出吸引力,帶動體驗經濟,便是新港目前最大的課題。
期望我們都能成為地方的蚯蚓,鬆動台灣每一塊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