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基金會」組團到日本飛驒市參訪「古川祭」,共計26人從台灣出發,抵達「飛驒市」時已經傍晚6點,過了公部門下班的時間,沒想到飛驒市「都竹淳也」市長、「湯之下明宏」副市長、「中嶋國則」議長及「池田孝吉」觀光協會會長等,居然都還在市役所前廣場等待迎接我們的到來,未因連日忙於準備隔天的祭典而縮減歡迎儀式,並餽贈我們當地兩家知名酒廠「蒲酒造場」及「渡邊酒造店」釀造的重量級1.8公升「大吟釀」清酒,收到「沈甸甸」有份量的禮物,大家未喝先醉感受日方濃濃的誠意。
林茂盛鄉長隔天也率領「新港鄉公所」十多位同仁組成的考察團抵達,觀摩社區、鄉政交流及共同參與「古川祭」。
很榮幸和林鄉長一同受邀擔任平成三十一年「氣多若宮神社」、「起太鼓、出立祭」祭典的貴賓,並登上媒體專屬的廣播台,從高處更可以深刻的感受到「古川祭」的魅力及現場萬人簇擁的聲勢。剛開始現場肅穆莊嚴,伴隨高昂的歌聲、震撼的鼓聲、腰纏白布的「裸男」們扛著「附太鼓」一波波如浪潮般向「太鼓櫓担」推進,歌聲、吆喝聲震耳,氣勢磅礡,內心感到無比的熾熱!如同我們「媽祖出巡」成千上萬的信眾向「鑾轎」朝拜,令人感動!同樣是受國際矚目的宗教盛事,但當下活動進行中沒有聞到刺鼻的煙硝味,以及掩耳閃避的鞭炮爆裂巨響聲,即使是華麗的「屋台巡行」,少數的屋台會施放紙炮,繽紛的紙片飄飛落地後,隨行者立刻使用吸塵器,將地面的紙屑清除,既不失傳統禮儀又能兼顧環保,值得我們借鏡!
出發前,「日本氣象廳」預報古川町的天氣為接連數日陰雨,在我們到達時竟然完全沒有下半滴雨,感謝天公的作美,白天雖有厚雲層但總能撥雲見日,夜晚更是滿月當空,市長提及他為求祭典順利進行,每天虔誠向媽祖神像膜拜,果真「靈驗」!只差沒請出「風雨免朝旗」。市長還表示今年的太鼓祭典更是近十年來「氛圍」最棒的一次,不僅氣候涼爽宜人,最難得的是適逢櫻花盛開,因為櫻花的開花日期隨氣溫每年不同,只能維持一週的美麗;明月、清風、櫻花唯美,所有同行的夥伴們無不沉醉在如詩如畫中,回味再三!也羨煞前一週專程赴日賞櫻,卻遇雨而敗興的友人。
讓我感到訝異的是上萬人的祭典活動後,場地竟沒見到被隨手丟棄的垃圾,各攤販前後也沒有擺放垃圾桶,只見「美化奉仕組」的中小學生兩或三人一組來回巡視會場,但手中的袋子往往是空的,根本沒有垃圾可以拾撿,那垃圾到底去了哪裡?大家可以來思考!思考!
還沉浸在「古川祭」熱鬧的思緒中,才回到「桃園國際機場」就在網路社群裡看見鄉內小學主任痛心的發文:每週一都成了各學校師生的Blue Monday,因每回假日開放校園空間給社區民眾使用,往往運動場、籃球場週邊也成為塑膠提袋、飲料空瓶的丟棄場,少數的人不守規矩影響環境,造成清掃人員負擔,見到散落的空瓶、袋子隨風四處翻滾,心中想起羅大佑的一首歌「亞細亞的孤兒」,讓垃圾如同孤兒般無處可歸,只能在風中哭泣,大地之母孕育萬物,而我們對她予取予求卻吝於呵護!
近日從媒體得知有「印尼移工」利用難得的休假日,號召鄉親組團「上山下海愛台灣」,主動到沙灘岸邊撿拾海飄垃圾.廢棄漁網,到平溪山上清除滿山的人造空飄垃圾「天燈」!
登山界有一句玩笑話,「跟著垃圾走就不會迷路」,聽來痛心!
身處在海島的我們,卻對海洋生態環境體認不多,不管是陸地或海洋垃圾,都會造成惡性循環,各種垃圾是地球文明發展的生態浩劫,塑膠微粒更是嚴重戕害海洋生物,也許不是每個人都能「上山下海」,但至少我們可以由生活社區及己身做起,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用品與垃圾不落地,落實生活教育提升現代公民基本素質。讓新的一代「有可能」翻轉環境品質,千萬不要讓我們的下一代及下下一代,依然讓少數「不良習慣」的人影響整體居住環境!
如果真要改變,最好從現在就開始!真正要改變未來,唯有從「現在」開始,從「我」開始,從「新港」開始, 才能早日跟「BLUE MONDAY」說 BYE 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