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相信
黃佳祺 ◎相信工程安和國小專業輔導教師/嘉義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四年級
「別把自己卡住了!」美英老師這麼語重心長的告訴著我們,她說:「要喜歡自己做的事情。」一直以來我們似乎沒有平心靜氣地坐下來認真思考,我們喜歡的事情孩子們喜歡的
程度為何?如果我們一貫地用我們的喜歡當作孩子的喜歡,是不是就失去了「相信」的本質?值得我們思考。
試試看吧,如果我們限制自己太多,更多的可能就不會發生了。
「現在請你們每個人分享一段陪伴孩子的故事。」每個老師都有說不完的故事,印象最深刻的是難過的、開心的、憤怒的或是歉疚的。有人分享到自己和孩子間的相處從對立到互相合作,從挫折變成完成夢想的動力。我分享了一個和特殊學生的相處:每次和這個孩子見面時他總是會先給我一個大大的擁抱,然後拉著我過去教他拼圖,念課文給他聽,中午吃飯時,總是搶著幫忙拿碗甚至要幫忙裝滿滿的飯菜,然後拉著我坐他旁邊,雖然吃飯時候他不理我,自己吃得很開心,偶爾抬頭看我一眼,聽著我和老師的對話,本以為這是一個很平常的故事,卻沒想到感動了同組的組員,讓他們留下很深的印象。
也許最容易感動人的不是什麼偉大的事蹟,而是人與人之間簡簡單單的互動模式。「現在請你們將剛剛所聽到的故事,用一個動作表達出來。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孩子,你的想法是什麼?」當下,我感到相當震撼!當我的成員把我故事中化為動作表現出來時,再也忘不了那第一眼的感受,這麼真實、這麼感同身受且如此完整,表情也是真真切切,我想這就是所謂站在孩子的角度,與他們一般高時所能感受到的,孩子們看待人生的觀點與我們都不盡相同,就算是與眾不同都要給他們一個學習及表達自我的機會。
完成這次的培訓後,很開心自己再也不是只把「想法」放在腦裡面,而是沒有理由且不猶豫地做出來。第一天培訓時,我們討論了相信工程的核心價值、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關係,我們藉由陪伴讓孩子進步,藉由孩子磨練自己的人生,很喜歡大家聚在一起討論想法以及體驗新的事情,未來我們的理想一起努力,一起相信可能。
開始,相信
吳忠憲 ◎相信工程安和國小專業輔導教師/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二年級
經過一個寒假的休息後,相信工程的老師們又齊聚一堂,除了歡迎兩位新老師的加入外,最主要的任務是檢討上個學期各個學校所遭遇的問題,以及為老師們所精心設計的藝術課程,希望能在下個學期的相信工程讓老師們能夠在課程設計裡加入新的元素,使小朋友們能夠有不同的學習經驗。
在第一天的培訓裡,每個學校的老師提出上學期所遭遇的問題,並藉由大家的討論與分享,而使得解決問題的方法變得多元,也因此在課程設計上有了檢討與改進的空間。第二天培訓的課程是由美英老師所帶來的戲劇表演藝術,內容主要是透過肢體的表演來傳達個人心中的想法。一開始老師們對於肢體的表達顯得有點僵硬,但在美英老師的鼓勵之下,每個老師都能夠透過肢體動作來呈現一齣短劇。一整天的課程學習之後,感受到的不只是能用肢體去演出戲劇,而且能拋開心中對自己的拘束,全然的投入肢體的表達藝術當中。
相信在此次的課程後,老師們往後與小朋友相處時,能夠更貼近小朋友的行為與想法,使得雙方能有正向的互動產生,這也是此次課程所想要達到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