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志成城
由於藝術節的活動首次集中在美麗的大公園內舉行,所以位於東邊與北面的兩個入口皆需裝置,工作量增大,我們佈置團隊承受的壓力也不小。但是過去已累積了多次藝術節裝置的經驗,所以綠點夥伴「老神在在」,八月開始,大家經由數次討論建立共識,一向點子多、野心大,居於領導地位的二師兄提出一動一靜的裝置概念,拍板定案後,進度開始推著走。隨著藝術節的日子愈來愈接近,義工們隨時被召喚。在綠園,不管白天或晚上,常可看到默默工作的身影,他們靜靜的割鋸木片、捏塑鐵線、糊貼紙漿,為小人偶刷漆……。美麗的裝置藝術背後,總是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義工故事。基金會總是集眾人力量成就一件大事,藝術裝置亦然。
藝術地球-立足新港,放眼世界
大公園位於中山路的東面入口,三個粉紅大偶合力撐住一個藝術地球,象徵基金會的傳統精神,即董事、秘書同仁和義工同心合力,協助新港的孩子立足微笑故鄉,但能放眼璀璨世界。
高達三米的地球製作有兩位專業師傅的協助。圓形的球體考驗鐵工師傅詹中田的手藝與智慧。而一夜之間就為地球設計出可脫的「球衣」,則是嚴文漳先生絞盡腦汁來回摸抱鐵球十幾次才縫製而成。我見證兩位師傅的專業與敬業,深深感到佩服。他們都是被二師兄纏賴央求,在短短時間不負所託而完成他們第一次這樣的作品,我們十分感動與感恩。
緊接著,義工上場為地球上色,並在現場趕製三個一米半的大人偶包住鐵條,大功告成則鬆了一口氣,誰知隔天就下起了十一月罕見的數天大雨,我們提著心、吊著膽,深怕一切要再重來,問題是時間已迫在眉睫。
稻香遊藝場──同心協力,歡樂無限
大雨的考驗豈只如此,大公園另一邊的入口佈置是要利用剛收割完的稻桿配上大粒稻草球,提供親人、朋友同心協力推動,一起玩樂。預訂的稻草已泡水無法使用,二師兄再度四處搜尋懇託農民幫忙,等天晴收割完的稻草務必留給我們使用。藝術節時看到大、小朋友在此玩得不亦樂乎,宛若一個遊樂場,我們都十分開心,殊不知前幾天因為天候不穩,我們憂心到食不知味、夜不成眠,深怕開天窗無法完成,那可就「事情大條」,難以交待了。
克難、環保、在地化
兩處入口的藝術裝置有一些共同的佈置元素。「花費節省」、「物盡其用」、「重複利用」是我們一向堅守的原則。粉紅色的小偶是基金會暑假舉辦小朋友的「藝起玩育樂營」成果展後留下來,義工重新刷漆再使用,而用大小花盆DIY的可愛小偶是新港國中一年1班所有同學為校慶佈置的作品,舖在地球下方的白色卵石亦是向國中商借而來。而綠園的花木則是傾園而出,再以藝術家黃文淵先生在文化館展覽後留下的漂流木幫花草圍邊,自然的素材與弧線,為美麗加分。而稻香遊藝場的圍邊沙包則是去年八月草地市集製作迷你泳池留下再利用,大草球、稻糠在藝術節結束後,將會是基金會自然農場的天然肥料,而舖地的稻草是鄉親免費提供,用完將整理再回歸農田。
我們佈置團隊竭盡所能的儉省、克難,但亦求不失質感與美麗,國際藝術節的裝置對非專業的義工來說是場硬仗,但大家盡心盡力、力求完美。感謝所有參與藝術裝置的青年朋友和環保組義工及諸多伸出援手的鄉親,你們是幕後大功臣,你們的點滴付出才能成就此次的美麗裝置,感恩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