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活動花絮

【228期】『接待家庭‧鮮體驗』

作者:賴燕玉◎本刊編輯委員

11月22日送走了來自遠方──克羅埃西亞的一家三口,首次當接待家庭的新鮮體驗為期九天八夜,終於劃上休止符。

動工
好友問起為何想當接待家庭,一時間還真難明確回答。起始動機單純好玩,沒玩過就來一次吧!哪知道日子愈接近,整理房間的壓力也隨之而來。孩子在外讀書、工作,房間平日疏於打理,為了接待客人,提供舒適溫馨的小窩是基本待客之道,這個冠冕堂皇的理由開啟了動手整理房子的強烈企圖,加上房子已窩了十八年,該是進廠維修了。於是夫妻倆分工合作,開始粉刷起牆壁,老公自稱是師傅,大事由他,打雜的瑣事歸我。二人耗了二天,一間房仍未完成,我宣告投降,最後還是請來專業人士估價處理,足足兩星期終於把整棟房子粉刷整理完畢,順道做了不在計畫內的防水工程!這輩子有房以來,就屬這次最認真、最投入,還真不是普通的累,老公抱怨:早知道工程這麼浩大就不幹了!說我先斬後奏,他是趕鴨子上架,不得不配合。自己乖乖的摸著鼻子埋頭苦幹,再累也不敢吭一聲,自找的。

喜相逢
14日晚上終於接回一家三口──爸、媽及13歲兒子,三人入門來已顯疲憊,48小時的長途旅程,累了!稍事休息後二家人才正式面見。見面禮分享的是克羅埃西亞的書籍圖片、巧克力及香料,最後敲定明天用餐時間,他們需要好好擺平睡覺去!第一個晚上就在語言似懂非懂,心情略帶焦慮的尷尬中道晚安。為了張羅八天早餐,平日少外食的我搜刮了民雄各式各樣的中式、西式美食,外加三樣土產水果,稍加擺盤裝飾,果真有模有樣。熱情的媽媽每次上桌總是驚喜不斷,哇個不完,謝個不完,對於中式早餐也樂於品嚐,偏愛煎餃、油飯、品烏龍茶。八天多樣豐盛的早餐讓他們見識台灣小吃的魅力!餐桌上出現的滿月油飯、端午粽子、中式喜餅、大大的白柚,透過兒子英文說明食物由來,大人聽的津津有味,拿出相機猛拍。笑自己有了這次接待經驗,再有客人好友來到,可輕易上手了。

家庭花絮
我們家的爸爸Tihomir已是第三次到台灣,13年前的新港藝術季首次到新港,當年正值腸病毒流行,身懷六甲的Sonja擔心台灣飲水不淨,不敢前來,這次全家同行,兒子Fran已是13歲翩翩美少年。除了爸爸是演員外,母子以客人身分陪同。Fran隨身帶薩克斯風,原本想在公園當街頭藝人吹奏,後因時間壓縮,又想看公園的精采活動,最後作罷!孩子每日隨父母早出晚歸,喜怒哀樂的情緒最直接,不加掩飾,父母偶而為孩子圓場,和台灣父母一樣,但也可見他們對教育孩子堅持的原則,孩子愛喝可樂,在歐洲可樂是貴的,買一箱滿足他,父母要求吃完早餐才可外帶,外出後又自行買氣泡水,第一天晚會,下雨風寒,隔日孩子臉色蒼白,腸胃不適、嘔吐,告知可讓孩子在家休息,父母有志一同,認為孩子只是喝多了氣泡水,很強壯,沒事的,堅持同行。幾日相處較熟後,父母聊起孩子有時很難控制,養兒育女自己是過來人,了然於心,回應他們:自己的孩子在青少年階段也是如此。此趟遠行,孩子回國返校後得做完整報告,這樣的異國文化刺激體驗想必精采,堪稱是最好的戶外教學吧!
我家的媽媽是個社會觀察家,隨時捕捉記錄台灣行所見所聞的驚奇!她,熱情、健談、求知慾強,不愧是個博士!平日身兼數職的她,忙研究、教學、家務,難得一趟遠行,她可是做了功課,多少知道台灣概貌!知道蔣介石為何人,校園巡演看到禮堂掛的是國父遺像,好奇詢問,聽了說明拿出筆記本記下孫逸仙(中山)的發音,回家好研究吧!鄉味餐廳用餐,對牆壁上高掛的匾額「近悅遠來」「賓至如歸」興緻高昂,難得有不識中文的外國佬對中文感興趣!想要買書法字畫回去,但交代要方便攜帶,請我幫忙!至於內容是詩詞或對聯由我全權打理,信任我可以為她挑選最適宜的字句。一日後,一幅滿是墨香的行書卷軸已高掛我家客廳,選的是蘇東坡定風波一闕詞,兒子貼心的用英文寫下東波此詞的背景及其豁達的人生態度,好讓她帶回國細細品味。讚嘆在一日內完成她的心願,深受感動的她又驚又喜,一定要來個拍照留念。此行她沒有演出壓力,看的多問的也多,基於此,我邀請她能否為基金會寫寫文章,她滿口答應,反問是要短篇?中篇?還是長篇?成果冊若編好別忘了寄她一本,看來此行的她可是大有斬獲。

我,像個保姆
當我家媽媽說我像個babysitter(保姆)時,有些吃驚,佩服她的觀察力,除了接待家庭雜務外,隨同校園巡演及樂活舞台的串場,她看到我截然不同的角色,也不時關心的問起累不累?女人天生心細是不分國籍的!臨行那夜,把用心準備的禮物擺上桌,一一介紹。三雙竹筷子,各印上清明上河圖、中國仕女及花卉的美麗圖案;可愛的擦手巾上有精緻可愛的小旗袍、手工檀香皂、阿里山鐵道明信片、高山茶及茶具、中國結吊飾及避邪鈴,禮物樣樣是故事,是台灣文化的縮影。好友兼同事的湯媽做客我家當翻譯,笑著說:看我禮物準備這麼多樣,她不敢當接待家庭。突然間覺得自己真的像個保姆,事情兼顧細節、兼顧全貌,恨不得短時間內讓外國友人對台灣、對新港有更多的認識,這也是接待家庭的使命吧!當個好義工,站在第一線當個最好的民間外交尖兵,在付出的當下,也更了解自己。
當友人又問起:下次要不要再當接待家庭?賣個關子,「不可說、不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