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相信新港

【353期】青春風景不分人生四季

作者:陳政鴻◎本會董事長

董事會外地見學
35年來基金會的董事會召開都在會館舉辦,但今年第12屆第3次的董事會,我們於3月26日首次嘗試到外地,以見學之旅的方式辦理,並在埔里的紙教堂,與我們的好朋友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廖嘉展董事長和顏新珠執行長相遇,續談社造創生共好及轉型的可能,學習凝聚鄉親的力量,帶動新港更有力的進步。

鬼滅之刃日輪刀 模型展——青春兄弟共創展
宥杰、于誠兄弟模型共創展,在新港閱讀館2樓展出。小五時協助第一次「紙箱別丟掉,再利用」展覽,給予肯定,安排包場看動漫電影「鬼滅之刃」,激發14歲宥杰內心創作的潛能與熱情,連帶影響11歲弟弟于誠。年紀小、毅力大,從發想、構思、盤點手中資源、付諸行動,連原本不支持,嘴裏常唸叨的媽媽都跳出來協助。
開幕儀式比照正式茶會規格,除了完成作品、佈展設計、規劃邀請對象,相信當天參與的大朋友、小朋友看他們詳細的介紹創作過程,都深受感動。尤其是茂盛鄉長親自蒞臨與肯定,在小小心靈已種下未來希望的種子!

職人體驗——良雲農場
新港在地有許多堅持友善耕作的小農,4月16日首場好農好食職人體驗就在由嘉義大學陳信良教授與王筱雲老師賢伉儷經營的良雲自然農場舉行,先聆聽他們創業的動機及經歷,一開始打算自作自食,採取自然農法,在學生建議下果園裏放養雞隻,原本安靜的果園,瞬間變成群雞飛舞的健身房。
6年後農場生態平衡,大地的恩典,樹上的果實、土壤裡肥大的蚯蚓成了雞隻的營養補充品,讓我知道家中餐桌上優質雞蛋是來自如此友善健康的環境,享受美味佳餚時也感恩農作過程的辛勞與堅持,無論是額頭上的汗珠與手中的雞蛋,都是辛苦的結晶啊!

青春憶、最憶在北竿
2019年10月,曾隨新港奉天宮所舉辦,開台媽祖駐台400週年紀念系列活動「馨護台灣騎島平安」,第一次回到三十多年前服役駐紮的馬祖北竿島,重踏上白沙港那一刻內心澎湃不已!回首前塵往事,於是萌生了邀集當年同甘共苦,曾真正「同島一命」的同袍弟兄重返駐地的念頭油然而生。
因疫情延宕二年,四月初才得以成行,探尋曾經刻骨銘心的軍旅生活,共同捍衛北疆的青春歲月,尋覓1988到1990的青春足跡。
午沙港連夜搶灘清運、大道機場扛石頭、板里海灘挖海沙、上村蓋王寶寶民宅、興建中山國中圖書館連夜大灌漿、支援興建雷達站等,還歷經天安門事件、敵機臨空、全島防護射擊、到芹壁村搜尋逃兵,成天構工、備戰的日子,綿密了連上弟兄堅實的革命情感!當年苦累磨難已遠去,留下的是淬煉後一分內心珍藏的美好回憶!
猶記得,登艦前緊急集合哨音,催促我沈重的步伐,上船前一刻才把好友剛來探望,內裝著蘋果、柑橘等,尚有餘溫的袋子,擠進黃埔大背包裏,帶著離台前,最後的酸甜滋味!臨別贈言,境由心造,讓我受用至今!
初登島時,內心如浪潮般洶湧起伏不定,如何在高壓的環境中安住當下,追尋內在的平靜?慶幸自己在最脆弱徬惶的時刻,有一群天兵(同袍),每每利用站夜哨時,交換彼此獨有的故事,輕哼著古典音樂的序曲,小劇場輪番上演,慰藉著白天緊湊的心情。一幕幕青春進行曲的場景恍如昨日,歷歷在目,當不負青春少年時!
追尋美好和青春熱情是不分年齡的,盡情享受青春,實現夢想的個人創作或曾經勞苦的過程,都是生命中美麗的印記。
母親節又到,感恩珍惜還能陪伴長輩的慢、漫時光,祝普天下母親,青春永駐,母親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