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每個階段,與孩子們一同保有難忘的運動回憶,是我感覺最珍貴的事。仍記得,在二十多年前,那正值青春的國中時期。新港文教基金會舉辦了一系列的籃球夏令營活動,邀請新港鄉內的許多運動好手們進行籃球指導教學,也邀請當時全國最夯的CBA中華職籃裕隆隊職籃球員們,特地下鄉前來指導,當時,在新港鄉掀起了一股狂熱的籃球運動風潮!在許多前輩好手與國家級球員的指點之下,我對籃球運動產生了極大興趣。每次在課後鐘聲一響,總是一手拿著籃球,直奔球場。所幸,往後也能夠繼續參與到新港文教基金會所舉辦的國外文化交流活動,對我的價值觀及心靈成長不少。當時,也還不知道,未來的自己也會成為體育指導教師,追隨著這些前輩們的腳步,做著為國民基層體育活動扎根的活兒,共同傳承這份教育心。
每週在「相信工程」西庄村服務據點,陪著許多青少年、兒童在球場一起進行活動,當大家一同揮著汗水或走、跑、跳、追、拋等籃球運動,這些情景成為我這學期最難忘的快樂回憶。很感謝陳錦煌醫師及葉孟龍議員的信任推薦,這學期能來到西庄教導孩子們打籃球,我更是珍惜這個緣分,也希望能夠好好協助及陪伴孩子們,讓他們獲得一些信心。
大家一直努力的方向,是給孩子們一個快樂的學習過程與回憶,從玩中學、學中得、得後思、思而行,如能得到成長的自信感覺、樂趣、學習到規範、規矩、自我約束力,甚至對週遭的影響感染力,未來如果長大成人,便會喜歡學習成長的感覺。我們總是想讓魚學習爬樹,常用自己的想法,框在孩子身上,因此,在孩子們的幼小心靈中,總會想著只要變隱形,大人找不到我,我就自由了。當我們一再要求孩子時,是否忽略了孩子們心裡的渴望與追求?每個孩子都有與眾不同的獨特之處,全看我們如何用心發現,並放在對的位置,讓他散發出光芒,也能夠讓他人欣賞、學習。在教育者的眼中,城鄉差距會是更需要努力的動力方向。相信孩子們的潛在能力,多欣賞他們的優點之處,勿將缺失放大與標記。相信,孩子會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