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青建◎新港鄉公所建設課課長
新港文教基金會20多年前種下的一顆種子,終於在去年10月13日發芽了,新港鄉與飛驒市正式締結友好關係,飛驒市都竹市長並於今年4月18日正式發函,邀請林茂盛鄉長帶領公所團隊及地方團體進行交流訪問,期待讓飛驒市市民好好認識新港,這個來自台灣的好朋友。
在奉天宮及基金會的協助下,很快的,我們決定將活動內容分為動態的媽祖宗教文化表演,靜態的媽祖文物及新港藝術家的藝術品展覽。表演的內容以媽祖的祝壽大典為主,搭配台灣傳統廟宇最熱門的舞獅、電音三太子表演,但在表演的人員不足的情況下,最後決定由公所參加交流活動的同仁全部都參加演出,於是乎,在6月開始,公所及表演團隊每個禮拜三下班後就集合練習,包含報馬仔、禮生、哨角及十二婆姐等表演,從一開始的門外漢,經過大家不斷的練習,也慢慢有了上台的勇氣和信心。
鄉長邀請,交趾陶藝術家陳忠正、謝東哲,木雕大師楊永在及金雕大師吳卿等新港一時之選的藝術家,皆熱烈響應。還有新港魅力商圈、新港香藝文化園區等地方團體的加入,更讓我們的團隊更加豐富而多元,有了這些堅強的後盾,也讓我們有信心將新港推展到日本,讓日本友人欣賞我們的特色文化、特展及工藝。
交流活動的另一個難題是文物及藝術品的運送,暫准通關的申請及藝術品的包裝,讓第一次承辦活動的我們也差點抓破了頭,但在各界的協助下,所有問題也慢慢迎刃而解,當覺得對活動安排鬆了一口氣的時候,沒想到真正讓人心力交瘁的是藝術品佈展。到了飛驒市美術館,我們大約只有3天可以佈展,看著藝術品跟文物一件一件下貨櫃後,壓力不由得頓時爆增,很感謝基金會玲姊、家瑋及奉天宮冠儀、士翔及飛驒市美術館的夥伴等人的幫忙,我們依照原來的規劃,逐件的開箱擺設,整整三天從早忙到半夜,雖然辛苦,但看著一件件展覽品就位,心裡著實有說不出的成就感。
隨著活動的正式開始,體驗古川祭屋台、人偶表演、獅子舞等表演,也深深感受到他們對於文化保存的用心,飛驒市除了社區營造,其在地文化以古川祭聞名世界,屋台行事及起太鼓獲聯合國指定無形世界文化遺產,當地民眾非但不將傳統文化祭典視為落伍,更以能參加古川祭為榮,參與年齡層由老到少,並成功將文化特色結合觀光,造成每年4月18、19日古川祭期間萬人空巷,也善用當地祭典廣場設置屋台及起太鼓的體驗區,讓觀光客在非祭典期間亦能感受祭典魅力,延續觀光吸引力。
而飛驒市役所於市區內設置觀光案內所,所在地點為遊客核心觀光街道,除了宣傳摺頁有日語之外,尚有英文、韓文、繁體中文和簡體中文,可切合各地旅客需求,案內所推展行銷內容以當地特色景點為主,並設置有祭典服飾體驗,供遊客拍照,經營方式也值得本鄉遊客中心參考。
地方產業積極營造本地特色,並推出限量商品,不論是製酒、手工繪馬、小吃、木製藝品,沒有一間商店是雷同,都強調獨特性,並有極多比例的”世襲”商店,成功創造不可取代之價值,以當地製酒廠為例,除行銷全國之酒種外,每間酒廠都製造當地限定、限量酒品,並輔以當地特色包裝,成為外地遊客非買不可的想法,成功創造在地觀光經濟。
在參訪飛驒市之後,深深感受到我們有不亞於日本的傳統文化及特色,但是受重視程度卻是遠遠不足,當我們能體會到文化即生活,將文化和生活視為一體,也許對我們身邊的文化就能有更深一層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