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活動花絮

【242期】「新港閱讀樹」壁畫

作者:葉玲伶 ◎本會執行長

基金會兒童青少年圖書館,重新規劃、設計、整修的「新港閱讀館」,於1/26啟用,3樓的兒童圖書區亮眼的「新港閱讀樹」壁畫,邀請留學英國的藝術家張友鷦,以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創作,希望新港的孩子在閱讀樹的庇蔭下快樂的成長。
張友鷦說:當初接到「閱讀樹」這個使命,就構圖出──有一顆大樹,說著「海盜船與章魚怪」的故事,而吊掛在樹枝上看書的書蟲,因為書太好看,一雙眼不夠,多長了一堆大眼睛,即使到了晚上,小朋友們別怕,有月亮星星來照亮。讓閱讀樹這樣的構想,活潑躍然於兒童書區牆面上,彷彿在大樹的庇蔭下聽著樹公公說著百聽不厭的故事。她又說第一次來新港,去奉天宮,看到虎爺好可愛喔,查閱了資料,了解虎爺特別庇祐小孩,於是畫了虎爺與一堆愛讀書的書蟲來照顧陪伴閱讀館的孩子們。
張友鷦,有著中德混血的娃娃臉,說著一口流利的國語及閩南語,父親張昊,是大陸第一波留學歐洲的公費留學生、接受西洋音樂訓練的音樂家。在義大利獲頒桂冠博士學位,同時結識了來自德國、專攻東方藝術史的母親──鮑瑟女士,進而結為連理。兩人於1979年,應文化大學創辦人張其昀之聘,帶著5歲的張友鷦來台定居。雖然從小父親就希望她繼承衣缽學音樂,但自嘲天生反骨的她,就是愛畫畫。高一的暑假17歲時,在母親的安排下,獨自一人橫越半個歐洲,到英國海邊小鎮,展開了她大學視覺藝術系陶藝組、倫敦西敏寺大學口譯筆譯及外交、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文化與創意產業的雙碩士學位求學生涯。她笑說這是個漫長、艱辛的「長大」過程。
2008年學成歸國後,張友鷦一方面陪著年邁、獨自在台灣的母親(父親於2003年過世),一方面開始以油畫、插畫、陶藝雕塑等,以意象為主導,不受媒材限制的創作,在台北華山創意文化園區、台中文化創意園區、高雄駁二藝術特區展覽,也到美國懷俄明州、紐澳良、紐約展覽或擔任駐村藝術家。這次在好朋友──嘉義縣藝術家黃文淵的介紹,來到新港將近1個月的時間,為新港閱讀館創作壁畫。她覺得新港是一個好客可愛的好地方,地方人都很重視藝文,很有發展空間,很期待看到新港不一樣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