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充實又難忘的冒險之旅 徐誌鴻/台北人‧藝術工作者
初訪25號倉庫,著眼的是紅磚牆上斑剝的歷史痕跡,以及裸露在外,支撐整座建築,感覺相當沉甸的樑柱,除此之外,整個展場的狀態保持得彷彿製作標本般的乾淨,生命的氣息也隨著時間停頓而凝結。夏令營的前夕,雖然我知曉將在這完成些什麼,然而那藍圖卻是超現實,儘管我習慣藉過往的展覽經驗,用極度的想像力去虛擬作品完成的面貌。直到11個生命降臨這個場域,世界才開始成形,或許組成的整個架構,是事先計劃,像列車般載著這群孩子,順著軌道行駛,他們在此萌生的嫩芽,成長茁壯,結成雙翼,讓我飛離秩序,超出預料,向未知的風景冒險,留下非凡的故事,也讓原本沉睡的文化館,彷彿闖進了擁有魔力的精靈,受其遊戲後所留下的青春滋潤,再次甦醒,向世人展示它的存在。
我將擱置在牆邊的展櫃,比喻成領土分配給每位孩子,原先的概念,只是希望將櫃子象徵成新生命誕生的溫床,然而因為他們豐富的想像力,再加上每天用心地照顧整修,作品不只是停留在符號的隱喻,而是形成故事得以持續,不斷累積。過程中,我只是不斷提醒他們,有些問題可以自己做決定,包括喜歡的物件或是想像自己誕生在世界時會是什麼樣的面貌,要用什麼媒材完成。於是,小朋友們主動構築他們的異想世界,有的做溜滑梯、建門柱、養寵物……等。當有人發現新奇事物或做出獨特的創舉時,我也樂於看見,在無形中組成的小小社會裡存在著友情,他們樂於分享,彼此之間也會互相影響,給予刺激及意見。
與他們相處幾天,也使我理解,其本身所存在的潛能,愈是朝我原先所設想的目標前進,只會阻礙他們的興趣,事情就難以發展,創作出來的東西也是死氣沉沉,即使完成,也不過是滿足自身的成就感及操控慾。然而若是給予空間,視每個生命為不同個體,藉由提問刺激思考,讓孩子們自行發揮,在過程中適時給予暗示,分享生命經驗,它們所創造出來的作品將會是新奇驚人的,其原生的力量,將會突破所謂的專業價值。
或許也正因有此認知,與他們共同創作屬於我們的世界時,我保有自身的主見,又必須謹慎小心,注意凝聽每個生命所發出的聲音,讓彼此對話,既衝突又和諧的並存著。而這的確是一場充實又難忘的冒險之旅,尤其是我們共譜的生命樂章之末,那越回想就越迴響的休止符。
愛的抱抱 楊適瑄/新竹人‧藝術工作者
在一陣非常忙碌的工程之中,七位小朋友們和我一起完成了一個屬於我們自己的展覽。十天的課程雖然聽起來很充裕,但對於要完整的呈現一個展覽而言,我們濃縮了許多,也共同努力完成一項高難度的任務。
縫縫補補的針線活對許多大人來說不是件難事,那是因為我們對於手感的操作早已行之有年。但對孩子們來說,光是讓他們穿針引線就已經足已花掉他們所有的專注力。我曾看著一個可愛的孩子,他為了要穿引一條線就足足花了十幾分鐘,他堅持要自己完成項任務,逗趣的模樣十足的表現出他專注的態度。
這次活動,我們從身體感受作為出發,那是屬於我們自己最熟悉的一個部分,我們每天穿衣服打扮自己在習以為常的日常行為之中,透過創作讓我們重新思考自己身體記憶的部份。在布上畫下我們的身體,跟著線條的行走再度感受我們身體的範圍和界線,穿上舊衣服把回憶留給自己,同時也重新裝扮我們自己,如同人生一樣我們不斷的練習、調整自己,然後繼續往前走。也藉著小遊戲,讓身體感受制約時所帶來的不方便,透過角色扮演重新的跟身體做一段自我對話。
課程中,我們到阿嬤家染布,進入家庭和廚房是讓小朋友轉換空間思考家庭的一種方式。到了不同的家庭環境,我們除了發現不同的家族氛圍之外,更學會了禮貌和尊重。我們借用了廚房燒水,完成了植物染和化學染布的基礎認識。
愛的抱抱是藉著創作讓小朋友回到觀察自己的身體,了解自己的身體界線,除了重新的感受自身之外也延伸到對自己家庭的觀察,用自己的方式來記錄家族特徵以及空間的經營,我們自來於哪裡?我們和其他人有什麼不同?在我們學會擁抱自己的同時,也要更懂得尊重他人。
微笑的故鄉 微笑的孩子與夏令營 羅懿君、賴予喬/台北人‧藝術工作者
這是我們第二年「回來」參與的藝術夏令營。
真的是「回來」啦!25號倉庫內的展場記憶,農會警衛大哥每天晚上關心我們「還不休息啊!?」鐵道公園裡孩子們奔馳的自由感、街道四處洋溢的藝術與自然交織的氣息、奉天宮的人群魅力,還有新港文教基金會的熱情!就連全家便利商店的店員,就是不一樣!太多太多說不完的情感,所以我們一定要回來。
可惜十天的創作太短,我們還來不及和孩子們完整呈現我們的世界農場!幸好他們早就投入地創作,不停地做,製作紙漿人農夫、農婦、農小孩、農作物……。
每一天,孩子們都把握倒數的時光,勞動,拼命揉貼廢報紙、塑形、敷紙漿、鑲嵌上穀物的點綴,再製作重要的經濟作物,然後一樣的動作,將傾倒的作物重新種植、再種植更多的作物。14個小藝術家們,至少製做出三十位不同姿態、膚色、種植不同作物的農人們!我們真的非常,非常佩服你們,孩子們!被你們稱為老師的我們,真的很感謝你們的付出。
謝謝小藝術家,第一天工作中,你不停的和志工哥哥分享你的活力與製作步驟、使用報紙塑型的技巧等。你請假的時候,我們的「世界農場加工廠」,就少了你這位領班,沒有你帶頭吆喝,作品突然都不對勁了。
謝謝小藝術家,每天都奮力地製作甘蔗田,讓我們了解你所了解的甘蔗!也感謝你阿公辛苦種植的真的甘蔗園,讓我們享受豐盛的甜美。
謝謝最靜的小藝術家,一直到最後一天,你才嶄露笑容地對我們說「老師,我要回家了,老師再見!」你的任勞任怨,我們都看在心裡,還擔心你是不是創作的不快樂呢?每天你都說不累,是善解人意還是忘記了手痠呢?
謝謝小藝術家們記得棉花的故事,謝謝你們,總是提早來陪我們一起工作!謝謝你們在創作的光陰裡總是不嫌辛苦,重複製作也願意。
能夠向你們學習的有太多,來不及記錄下來的有更多。我們總是輕鬆地講解農場裡發生的每一件小事,而你們卻把小的夢想,透過與藝術奮鬥的過程,變得如此龐大、偉大。再次謝謝你們每一個小小藝術家,你們答應過我們,明年還會再來,因為一點都不累!那麼,明年見!
後記 李冠澐/本會副執行長
今年的「藝起玩」文宣都還沒出來,就很多家長來電詢問要報名,住台北的爸爸迅速Email報名表來,下午就叫鄉下的阿公來交錢(因為孩子要回來過暑假)。「你們是雲嘉地區暑假唯一的藝術夏令營,謝謝你們讓孩子有機會接觸藝術……」來自太保市的家長這樣告訴我,也有家長是和去年參加過的家長揪團10個一起來,分別從嘉義市、虎尾、水上來到這裡。中正大學的志工,是因為協助過6月的草地市集,照例呼朋引伴來協助此活動,從彰化、台中、台南而來。基金會的活動從來不只為了新港人,因為想要做得更好、更推陳出新,這些點滴人情與成果累積,總是像連鎖反應激盪出更燦爛的火花。一個10天的活動誠屬不易,感謝各方親戚五十出借各種機械工具、材料線索,您們也一起在成就新港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