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暖暖的秋陽下,江季鴻老師打擊djembe聲響,嬉班子非洲鼓舞劇團穿越鐵路公園,至新港客廳引領【咬仔竹.番茄的故鄉】;越過西月台與【北崙.後現代雕塑】交會;帶領【扶緣.野玫瑰的回憶】來到汲水器平台;呼喚【三間.吉普賽親子】嬉戲於五分仔鐵道。而「破銅爛鐵」打擊,鼓動所有愉悅的心靈,大家一起遊走於草地市集,於鐵路舞台上歡呼。
在【咬仔竹.番茄的故鄉】裏,林茂山理事長帶著阿公阿嬤手牽手、蜿蜿蜒蜒地輕舞上台,當阿來牽著瘦小的阿來媽,在大家擁簇下,高呼:「阿來要孝順媽媽喔!」「好喔!」高齡83歲的楊勝興班長娓娓說起咬仔竹居民一起打拼種番茄的營造故事,完成社區的平安團圓儀式。當天正好是下元(農曆11月15日),農村的酬神謝平安日。
【北崙】怎能跨越禁忌,作全身白的打扮?成為栩栩如生的【後現代雕塑】!北崙,是指導老師一致認為「可以玩、可以標新立異」的團體。由陳素卿村長call來的社區中壯年,發想自日本舞踏的純白裝扮,大玩「身體雕塑」與「太極導引」的肢體。
還記得【扶緣】的阿嬤在製作舞裙時,如荳蔻少女般的容顏,在【野玫瑰的回憶】中,阿嬤們翩然起舞,飛越時空,回到青春、如花似夢,即便歲月如斯飛逝,在她們輕柔的笑意中,猶見燦如玫瑰的昔日。
【三間】有著社區俳舞教室陳忍弦班長及愛跳舞美美的媽媽們,還有一群願意參與社區的事,打擊、扮戲、跳舞、作道具,都不喊無聊的小朋友。新任年輕村長李志鵬領軍的【吉普賽親子】,在碧草如茵裡,舞出親子間牽手、嬉戲與擁抱的歡欣。
生命是個奇異的恩典,三年來我們一起學習,跨越不理睬、不知道、不會、不記得……,穿越時空、記憶與肢體的侷限,來到美麗的表演花園。感謝大家!
編註:由文建會、嘉義縣政府文化處補助之「社區營造計畫」,本會邀請台北風之舞形舞團藝術總監吳義芳老師、那個劇團團長楊美英老師,擔任製作、編導;嬉班子非洲鼓舞劇團江季鴻老師擔任破銅爛鐵打擊指導,藝術家吳娟老師擔任視覺造型指導。結合各社區居民與色區特色,以及鐵路公園的花木扶疏與特殊風景而成環境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