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社區醫學

【354期】與新冠病毒共存日記

作者:陳錦煌◎本會創會董事長

政府宣布將從「清零」走向「共存」,然而,如何與病毒共存?我以社區醫師的角度提出兩點呼籲:一、回到您信任且了解您的社區醫師(即家庭醫師)。二、當要和醫師視訊門診時,有幾點注意事項。衝擊雙北的新冠海嘯向南向東移動,1~2週內將籠罩全台,政府要人民「自主應變」,問題是我們憑什麼應變?台大公衛陳秀熙教授一週前曾示警,約有38名輕症確診者直接變重症,台灣醫療量能已出現問題,我們有什麼方法面對這波大流行。
因此呼籲大家不要急著往大醫院擠,因為那是感染風險最高的地方。最好先在社區內找您信任,且熟悉您的社區醫師,因為社區醫師了解您的人際關係(新冠病毒是隨著人的密切接觸跑);社區醫師了解您的生活環境(新冠病毒不會憑空出現);社區醫師知道您平時健康狀況(容易據以判斷當下哪些症狀出現時有住院風險),而且因住在同一社區,掌握社區內新冠感染風險。
這樣的社區醫師,處理輕症或沒症狀佔絕大多數,而且沒症狀也會傳染的新冠病毒,是遠勝於大醫院的醫師。
我在此也誠懇呼籲:「政府應給足夠的快篩試劑及抗新冠藥物,幫助社區醫師能及時診斷、處理」讓新冠海嘯的侵襲,消失於社區的初起時。
另外,這幾天利用電話或視訊照護幾位確診鄉親,體驗到肢體語言不容易經由電話或視訊傳達,有時確診者於視訊當下忘了告訴醫師完整訊息,我有幾點建議給大家視訊看診時參考:一、記下自己病情開始每天早、中、晚身體狀況的流水帳,包括身體主要症狀的變化、體溫、心跳、呼吸、胃口如何?有喉嚨痛、鼻塞、頭痛等?二、用簡單清楚的文字敘述,最好是量化,比如喝的水多少?早中晚吃什麼,吃多少?客觀描述這些症狀對你的影響,例如:頭痛、喉痛讓你睡不著、胸悶不舒服讓你爬不上樓梯等。三、影響生活最大是什麼?最焦慮想要的幫助是什麼?或胡思亂想害怕什麼?四、記得把這些資料在視訊之前先傳給你的醫師參考,醫師會比較容易抓到重點,而且不會漏掉什麼。五、這可能是新冠病毒影響您的最後一次機會,大家咬緊牙就過關了!
若您讀了,認同這理念,麻煩轉傳您的親朋好友,大家一起保護自己、守護社區,也守護台灣的醫療量能。
基金會的鳳凰花開了,天佑台灣!祝福健康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