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健康社區

【388期】素園阿嬤

作者:陳錦煌◎創會董事長

在素園阿嬤的靈堂裡,跟秘書及志工們,拿起香虔敬地跟她告別,祝福她已經無病無痛地回到佛祖身旁,然後,我趕搭高鐵回台大醫院追蹤已經十年以上的攝護腺癌;像這樣每三個月一次,早上在新港當醫師照護病人,然後中午,坐高鐵回台大醫院成為病人被照護,曾兩度門診放射治療,一次住院接受冷凍療法,來來去去也十多年了!今天,面對素園阿嬤的永別,我既是照護她的家庭醫師,不幸又同「癌」相憐,坐高鐵到台北路上,心中有說不出的難過!

 

素園阿嬤民國37年出生,大我四歲,快80歲了!民國87年51歲時,開到診所找我治療一些小感冒;她外觀圓圓胖胖、眼睛大而圓、生性樂觀,笑口常開、有美女酒窩,在鄉下是常見的奉獻一生努力相夫教子、逆來順受、不會和人大小聲、且平凡的歐巴桑;她們夫妻感情很好,子女隨侍在旁,每次看診,都是先生開車載著前來,先生的話不多,但是,對太太身體病痛的關心,做的比說的還多很多。

 

素園阿嬤因為過重,更年期前後,慢慢出現高血壓、代謝症候群等;加上骨質疏鬆,脊椎末幾節及兩側膝蓋逐漸退化,大腳趾被重壓,指甲內生反覆出現甲溝炎,及感冒、頭暈、喘等症狀,這些都是常到我診所的病因。

 

在醫師眼中,素園阿嬤是很聽話的,因為這樣,民國106年胸部乳房常規攝影檢查時,發現了早期乳癌,開刀的病理切片證明尚未從乳管擴散出去,為了安全起見,還加上放射治療;因為肥胖,晚上有呼吸中止症,進一步檢查時卻意外看到腦膜長瘤,是良性,不太大,沒立即處理,隔年才拿掉。

 

109年,素園成立隔年,女兒看到阿嬤獨自在家悶悶不樂,帶她到素園參加活動、中午共餐、和其他長輩聊天、上台表演,心情變好一點;從此,除了門診,我每天幾乎都可以在素園跟她打聲招呼、噓寒兩句。

 

對於一位七十多歲,體重近九十公斤,兩度大刀,膝蓋也換成人工的長者,心臟負擔大,行動緩慢、不穩、害怕跌倒;每日可以看到先生載她準時前來,偉泰哥會幫他們指揮交通、開車門,先生從司機座位快跑過來;車內空間對阿嬤來說是狹隘的,看到她先提起腳、伸直,手扶著先生的手,調整護腰一寸又一寸地挪動臀部,腳先出車門放下,置好助行器後,才在先生攙扶下車,她一手緊緊牽著瘦小先生的手,一手拄著助行器慢慢、小心翼翼地走進素園。每看到這一幕,我都感受到她身體、脊椎、兩膝的痛是很難忍。然而,先生謹慎牽她上下車,自然流露的愛也很動人!

 

素園阿嬤一直是討人喜歡的,她的記憶力非常好,素園什麼人的什麼親戚曾經發生什麼事情,她都還記得;她上課時,不管畫畫、打鼓、勞作等,她都會加倍用力做好, 特別喜歡唱歌,雖然拄著助行器,在志工攙扶下,她興致勃勃地上台,用心唱一曲「傷痕」,餘音裊裊中,令人不由得想起她身上多處的開刀痕,這個時候,看到臉上所露出的笑容,襯著酒窩,原來曾是美少女!

 

大約去年十一月的時候,兩腳更無力、容易喘及跌倒,胸部X檢查,出現兩三個陰影,嘉基胸腔專科醫師初步判斷可能肺癌,若要進一步針對癌細胞給特效藥,依健保規定須切片檢查,而胸部切片的風險很高,後來,家屬決定採保守治療,之後,素園阿嬤更加努力到素園上課,好好唱歌,雖然有時累得打嗑睡或者跌倒,並沒有向別人透露身體的惡化!

 

一個月前,素園阿嬤開始喘個不停,需要氧氣或其他呼吸治療,我把她轉診到嘉義基督教醫院;住院後,嘗試所有方法治療,但敵不過病痛,在先生、家屬護送下回家,安然往生。

 

我曾以家庭醫師身份照護素園阿嬤二十幾年,也在素園陪伴她近六年,面對台灣快速老化,獨老、雙老愈來愈多,如何進一步整合醫療專業及各式志願服務,以建立家庭以外,社區中可長可久、由下而上的長照體系,是我成立素園的最大挑戰;阿嬤面對各式疾病,在先生陪伴及孩子照顧下,忍受各種病痛,一步一腳印,一呼一吸,甚至有時開口唱歌,努力在生活中找尋快樂及幸福,是素園阿嬤留給我不斷學習精進的最大功課,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