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12月25日在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舉辦「2019健康優質設施小果番茄競賽」,經過5位產官學專家公平、公正、公開的評審,以平均糖度12.6°Brix,平均單果重7.7公克,總分88.5分,新港鄉的林銘泰先生從114組參賽者中,勇奪冠軍。
栽種玉女番茄的源起和理念
林先生從民國85年開始栽種洋桔梗,至今20多年,因為孩子家宏念嘉義大學園藝系農場管理組公費生,需要實際從事農作四年,3年前開始在溫室裡栽種小番茄,將理論結合實作,創造出農業的經濟價值。林先生將栽種洋桔梗的經驗運用到番茄,他說,植物的生長是有一些共通性的,而集中養分在果實是不變的原則。
冠軍達人提到,栽種番茄就一定要先了解番茄的特質,它需要比較Q的黏土、適度的肥份和水份。整地下苗前,將大量有機肥及益生菌拌入土壤裡,養好土質;國曆8月下苗,11月開始採收後,就不太需要水了,過多的水分會有裂果效應;過程都要細心的整枝,以三葉供養一串果的原則,將養分集中於果實;最重要的是充足的日照,所以在兩分地只栽種2000株番茄,幾乎是一般農夫的三分之二而已!
為了要求品質的一致性,邊界的植株日照不夠充足就淘汰掉,國曆三月後採收的果實也不提供宅配,雖然可惜,但是為提供客戶最好的品質,寧願犧牲部份獲利。他們今年嘗試用較特殊的管理方式,將不斷往上生長的植株順勢往下垂折,比較好採摘果實,也希望藉此增加產量。5個月的成長採收期完全不噴藥,但是植株健康、果粒鮮紅、色澤光亮、果粒大、甜度高,令人驚艷!
栽種過程甘苦談
從天初亮到夕陽餘暉映天際,田間所有工作就是靠父子倆合作,問及過程中會不會有意見不合或爭執,爸爸說兒子滿聽話的,再加上他20多年的農事經驗,在溝通過程一定可以說服兒子,兩人都很珍惜一起工作的時光。要雇用到熟練的工人幫忙採收非常不容易,所有農事只靠父子兩人,有時累到癱在椅子上不想動,也不想說話,但想到產品銷售出去,得到顧客的正面回饋,內心的喜悅和成就感是可以抵過所有汗水的!
冠軍之後
參加比賽是一種學習和觀摩,也藉此了解自己的產品在業界的定位,得獎是肯定,更讓父子兩人堅定繼續在番茄路上耕耘!林先生說,台灣農業因為外在環境變化劇烈,若能掌握先機,運用科技技術,栽種高經濟農作物,就有發展的前景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