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人知道新港有一座相當特別的石敢當,甚至連新港在地人亦少有知悉者。一般的石敢當,通常位於路衝、渡口、河岸等險峻之地,以驅邪、止煞。而新港這座石敢當,則是位於后庄廍地塚,其功用是護衛渡台的五社林春大社開台祖林羨的墳塋,他是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發想「薪傳」舞作的靈魂人物。
乾隆年間,原籍福建省漳州府龍溪縣的林羨(1751~1811,新港前清秀才林維朝之曾祖父),以墾號林緣名義,申請入台灣諸羅縣笨港阪頭厝(今嘉義縣新港鄉板頭村)墾耕。
林羨與五社林族親大規模遷徙,渡過凶險的台灣海峽,歷經百般艱辛來到台灣,在笨港板頭厝後壁厝仔(今長天宮後方堤防外河川地)定居,以農興家,育有六子。
嘉慶年間笨港溪(今北港溪)洪水氾濫,林羨又舉家遷居至地勢較高的廍園寮,也就是今日的新港。遷居新港不久,林羨即於嘉慶十六年(1811)過世。
林羨育有六男,故後裔尊之為「六房公」。原本人丁旺盛,然下傳兩三代後,除了第四房林老成(林維朝祖父)外,其餘長、二、三、五、六房均無嗣,須靠領養或由他房過繼以傳宗接代;而第四房亦兩代單傳,男丁單薄。後據高人指點,林羨的墳塋風水欠佳,故後代子孫非少即殤,於是林羨六房子孫共同商議,將祖墳遷地改葬,並建一座石敢當以止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