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相信新港

【369期】傳承

作者:陳政鴻◎本會董事長

台日青年文化交流
8月初,一群來自日本飛驒市神岡高校與吉城高校的學生,在野々山伸一與近藤和彥兩位校長及師長們帶領下,飛越千里來到新港。此行主要與新港藝術高中簽MOU(交流合作備忘錄)並與在地青年學生進行為期五天的台日青年文化交流,這群日本高校生也特別安排分住新港七組接待家庭。新港文教基金會與日本飛驒市古川町,自從1994 年村坂先生來台灣一場「社造」演講結緣起,至今已有29個年頭。礙於疫情期間,暫停了三年實體互訪,因應而改以網路視訊交流,困境中更彰顯那份友好心意,除錄製影片為彼此加油打氣、饋贈防疫物資、更透過線上虛擬旅遊導覽等,多元發想,儘可能地傳達關懷並把握當下。鄉內新港國小、文昌國小、復興國小、新港國中與新港藝術高中都與日方透過網
路認識彼此,也藉此良好互動開拓新港青年的國際視野。
睽違三年,終於可以恢復實體交流,更加彌足珍貴!從初見面的生澀到最後一天的依依不捨,感謝接待家庭主人們的熱情,盡心照護這群來自日本的青年們,他們的付出與用心遠遠超乎我們的期待,用接待至親好友之心,深植彼此美好友誼的種子;也不斷透過公部門、宗教團體、文化單位、學校、家庭,使兩地人情的連結更加緊密。
舞鳳軒拜師
8月6日新港舞鳳軒第七代弟子拜師大典,循古禮向授業陳朝江等老師奉茶,敬備束脩獻拜師禮,為師者則授與樂譜及樂器,延續使命與責任,使到場觀禮者深感「傳承」意義之重大,除見證了歷史性的一刻,更深刻地體會到傳統技藝的珍貴。
「青年培力」義工營
8月19至20日舉辦為期二天的青年培力「新中成長營」,感恩新港國中林婉鈴校長提供優質場域,也感謝曾文雅老師長期協助基金會輔導新中
小義工。學長、學姐們不僅唱作俱佳,也透過闖關遊戲,讓新加入本會的小義工們有機會帶領導覽,更深刻地認識自己的家鄉,了解新港集體英雄的精神,走訪奉天宮、培桂堂、金長利、源發號、新港香藝與新港客廳等街面。我相信在一旁陪伴的學長姐義工們,一定也是收穫滿滿,自我成長更多!回想36年前,我也曾經是隊輔中的一份子,猶記得當時的我,確實有著深刻感受,備受心靈滋養。
館內的圖書工程也開始動工,致遠團長號召了大小義工,大家以原地「接書香」的方式來搬移藏書,一雙手接過一雙手,一本傳一本,圖書很快的就完成階段性搬運。
音樂人實戰營在王彙筑與娜塢老師的帶領下,學員快速充電進化,共同為新港譜出動人樂章:「結乎行!阮都是新港囝仔~」我已經十分期待孩子們的成果展演。
無論是台日官方、青年義工或學生互訪,亦或是舞鳳軒的拜師儀式,我們經歷的過程都是「傳承」——也讓我聯想起林開泰診療所舊宅清理時,發現了兩卷日本障子紙,紙齡已有八、九十年,一卷未拆,一卷泛黃陳舊,林懷民老師遂將兩卷老紙贈與蔣勳老師,老師愛不釋手,在疫情期間,用老紙書寫佛經摘文,為眾生祈福。本月「還至本處」經書摘文與貓咪圖畫,回到培桂堂展出,老紙又回到舊宅,而貓畫的神情自若,一如家貓慵懶溫暖,呼應還至本處,寓意深遠!
松柏長青
很榮幸參與地方耆老,文昌國小退休蔡玉村教導的百歲壽宴,散發精神奕奕。他透露養生保健之道,除規律作息之外,對事務永保赤子之心,與人談吐文雅、注重禮貌,心靈和青壯年沒兩樣,足以為大家的典範!
吉祥月過後就是教師節與中秋節,感恩師者如沐春風,同時祝福大家中秋闔家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