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utton
相信工程

【249期】圓夢行動計畫GO

作者:陳穎樂 ◎本會社工員

「人因夢想而偉大,每個高關懷孩子心中都有個不平凡的夢想,夢想的背後,有一段屬於自己的故事;為了讓故事呈現,讓夢想實現,邀請您的團隊與新港的孩子一起來實踐『懷夢卡─圓夢行動』」!
圓夢行動計畫是基金會實行19年之「歲末送溫情─懷夢卡」的進階版,隨著社會環境、家庭人口型態組成的變化,弱勢關懷服務也必須做調整,希望增加孩子發展行動力:自身經驗過程、學習成長、鍛鍊環境適應力,未來比同齡孩子提早被推進入社會時,能夠不輕易被困境打敗。
圓夢行動計畫不同一般活動,它沒有預訂的規劃的行程、課程活動或規定的作業要孩子完成,我們利用暑假7/20~8/18的週末六日整天,一個月的時間,以社區活動中心或學校做為集合據點、法華義工協助送餐、義工吳承勳拍攝活動紀錄並製成影片,結合於6月間招募、7月培訓的高中至大學的青年義工(新港誼、高校義工、相信工程老師、崙子社區高中生)共19名,分成4組擔任輔導團,陪伴「相信工程」的小朋友一起圓夢。期間各輔導義工與孩子學習善用資源,如主動尋求村長、學校主任及老師、社區鄰里協助等。孩子在創意發想、圓夢過程中需要輔導義工耐心陪伴,基金會的社工員與輔導員,每週與輔導團青年義工進行督導討論,即時掌握進度、進行溝通協調,期望孩子在過程中能夠安全且快樂的圓夢和行動。
8月18日「2013圓夢行動計畫成果發表會」所有的孩子與輔導團齊聚,回味圓夢過程中趣味溫馨、酸甜苦辣。茲將古民、安和、復興、月眉中洋分校四社區的圓夢故事,與大家分享如下:
一、中洋社區剛升小二、小一的姊妹,夢想親手「做便當送餐關懷社區獨居老人」,才國小低年級,想法會不會太早熟?原來,小姐妹倆想照顧的是── 阿嬤的獨居老人朋友們,運用1000元的圓夢基金,在輔導團隊協助下買菜、製作19份便當,親手將便當送給獨居老人,還不忘慰問長輩多保重身體。
二、同樣在中洋社區一對剛升五年級的女孩未曾「逛夜市、去墾丁」,在輔導義工的媽媽協助DIY蝶古巴特盒子,女孩們到板頭社區義賣籌旅費,更在墾丁【天空森林】民宿王老闆,免費提供優質住宿,開心地完成墾丁之旅。女孩也準備自家種的甘蔗汁、拍下平常去的廟,家裡種的甘蔗田,並在照片後面寫下話語送給民宿老闆,彷彿把從小生長的新港風景帶到墾丁。
三、安和社區兩名學生發想到「社區撿垃圾」,兩人規劃三條清掃路線、向學校主任借清掃器具、詢問垃圾丟置處、繪製宣傳單,兩人出發清掃中有其他社區小孩看見,也陸續加入撿垃圾以及向居民宣導愛護環境的圓夢行動,最多曾到達8位小朋友一起活動。
四、復興國小有喜愛音樂、畫畫、踢足球的孩子,並想成為佼佼者,因此在活動期間勤練直笛、到戶外練習畫畫、找社區足球好手教導踢足球…,帶領的輔導義工皆為南北崙社區在地的高中大哥大姐,他們將陪伴過程彙整成影片,呈現孩子的圓夢過程。
五、「吃麥當勞」相信是許多孩子的夢想,古民社區這群喜愛騎腳踏車的孩子,計畫從新港「騎腳踏車到北港之旅」(順道吃麥當勞),大家一起撿資源回收籌旅費。8月盛暑中,「古民Bike王」出發,經過北港大橋沿途看見有趣的風景就停下來,過程中又熱又累,腳踏車又「落鍊」,非常有趣,當然吃到夢想中的麥當勞。
「圓夢行動計畫」過程中當然出現許多困難,如夢想的規劃、經費的籌措……等,大家不放棄地一一克服,也遇見很多人熱情協助,無論夢想是否實現,都留下美好回憶。孩子也主動寫下感恩話語,衷心感謝輔導義工的付出與陪伴,其中一位女童並希望自己未來有能力幫助其他人圓夢。特別感謝嘉義地方法院檢察署「緩起訴處分金」,及教育部青年發展署「青年行動計畫」的支持。